《試膽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理解新詞,并積累運用。
2、引導學生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寫感悟課文內容。
3、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試膽量,進行重點學習體會。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引導學生聯系全文體會這次試膽量的重要意義及校長教育方法的巧妙。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寫感悟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聯系全文體會這次試膽量的重要意義及校長教育方法的巧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孩子們,你們怕黑嗎?怕鬼嗎?如果讓你一個人走夜路,你們敢嗎?(不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現代孩子怎樣在夜間鍛煉自己膽量?
(板書課題:試膽量。)
二、自讀自悟,完成一下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生詞的音。
2、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疑問,準備跟同學交流。
三、初步交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好難讀的段落和詞語。如“忌諱、雞皮疙瘩、鬼影幢撞、窩囊、猙獰鬼魅等。
2、匯報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文章寫了校長組織一次游戲,學生們一天夜里到九品佛寺和墓地里進行試膽量的游戲,不當鬼的同學都嚇得跑回來了,當鬼的同學有的因為害怕也回來了,有的則因為害怕跑回家了。)
3、進一步交流: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匯報感受可以自由發言,因為是初讀,感受也許是膚淺的,但應給學生交流的機會。教師也會從學生的感受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
四、學習重點部分--試膽量
1、認真閱讀課文第8--14段。
(1)想一想,這段講了一件什么事?(試膽量的同學路上都十分害怕只去了九品佛寺,沒有去墓地就因為害怕紛紛跑了回來。)
(2)從學生方面理解體會,他們在活動中害怕時的的動作和對話,用橫線畫出。
(3)分角色朗讀,感受“我們”在試膽量過程中真實的心理--膽怯。
2、默讀課文第15--22段。
(1)從當鬼的同學方面體會當時的活動情況,用上“有的……有的……”來表達。
(2)想一想:為什么這次試膽量后同學再也不怕鬼了?(引導學生體會進行實踐鍛煉的重要意義。)
五、暢所欲言
你覺得怎樣可以使自己的膽量大起來?
(不必拘泥于文中的方法,還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生活的辦法,不要設置限制,讓同學暢所欲言,還可以發揮想象。)
(設計:米色陶瓷)
[《試膽量》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北師大版春潮課件
5.北師大版數學課件
7.信任北師大版課件
10.北師大版認識鐘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