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19 冬 眠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蕩然無存、野性難馴”等詞語的意思。

          2、初步學會閱讀介紹科學知識文章的方法:從事實中把握知識要點,了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

          3、體會文章用詞的確切與嚴密,體會數字在文中的作用。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科學態度和方法,初步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閱讀科普文章的方法,讀懂文章中所介紹的知識要點。

          難點:體會文章的詞句怎樣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準確、生動。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板書預設:

          把握知識要點 琢磨文章詞句

          什么叫冬眠?--自然現象

          冬 什么時候冬眠?--漫長的嚴冬(低溫)

          眠 冬眠時的情況怎樣? 列數字、舉例、作比較等

          什么時候結束冬眠--3月(驚蟄時節)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學習單元提示,了解動物冬眠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學習單元提示,揭示課題。

          1、學習提示的第1句話。

          我們在第七冊第六單元《會說話的燈》、《航天飛機》等課文中已學過怎樣閱讀兒童科普文章,知道要想一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科學知識,是怎樣用生動的語言來寫的,還要想想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今天要學的這個單元的文章也都是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在學習上有什么新要求呢?請同學們劃出“學習提示”中的第一句話讀讀說說。

          板書:把握知識要點,琢磨文章詞句。

          2、揭示課題。

          (1)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冬眠》,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科學知識?是怎樣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準確、生動的呢?

          (2)從課題看,你推測課文會寫些什么呢?

          板書:什么叫冬眠?什么時候冬眠?冬眠時的情況怎樣?什么時候結束冬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知識要點。

          1、自由放聲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想想詞語意思,并質疑。

          (1)重點正音:靴xuē 窯jiào 刨bào 拎līn 馴xùn

          (2)重點字形指導:靴 窯

          (3)重點字義檢查:

          狀況如故(原來)--樣子和原來一樣。

          蕩然無存--完全不存在了。

          野性難馴(使馴服)--野蠻的性情不容易馴服。

          (4)質疑:生理機能?(放至深讀時解釋)

          驚蟄時節?(二十四節氣之一,3月上旬)

          細刨花?洞穴?地窯?

          2、再讀課文,想想你從文中讀懂了作者向我們介紹的哪些科學知識,請把要點記在書上。(提示:可以參照看課題時所提出來的問題來進行思考。)

          3、交流,點拔:

          (1)以“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 )”的句式進行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科學知識要點。并要求找出課文中的依據,并相應地指導讀通讀熟那些句子或段落。

          (2)據生交流,師隨機歸納,板書。

          A、知道什么叫冬眠?指導讀通第4自然段。

          冬眠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像雨后出彩虹,天要下雨等。)

          冬眠是一種怎樣的自然現象?(冬眠不是睡眠,和日歷上的日月扯不上關系。一般地說,它是動物在漫長的嚴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節中減少精力消耗的一種自然現象。)練說,說熟練為止。

          B、知道什么時候冬眠?(冬天、三伏天都可以,關鍵原因是要低濕,低到7度左右。

          C、冬眠的特點呢?(體溫下降,生理機能減弱,每隔兩三個星期醒一次,撒尿,進食。)

          D、什么時候結束冬眠?(3月,驚縶時節)

          (穿插理解:哪些是生理機能?減弱表現在哪里?)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回答課后第1題的第(1)小題:

          (在文中起總起作用,引出下文。下文分:(1)什么時候冬眠;(2)冬眠的特點;

          (3)什么時候結束冬眠等三部分來說這個意思的?)

          2、據此給文章分段。

          (1)(2)║(3)--(8)║(9)--(12)║(13)--(15)║

          3、說說各段的意思;完成課作6。

          四、設疑結課

          課文是怎樣把這些科學知識介紹得準確、生動的呢?下節課重點研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鞏固動物冬眠的知識,深入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文字,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準確、生動;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科學態度和方法。

          一、復習“單元學習提示”。

          1、上節課已經知道閱讀科技文章時要抓住哪兩個重點呢?

          板書:把握知識要點,琢磨文章詞句。

          2、齊讀單元提示第一句話。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文章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要點?(提示:看板書回答。)

          4、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科學知識介紹得真實、準確、生動的呢?這是這節課要認真研究探討的問題。

          二、重點學習第四自然段。

          1、作者是怎樣把什么叫冬眠和動物什么時候冬眠這兩個知識點介紹清楚的呢?請讀讀這段文字。

          2、出示第4自然段的第2-4句。

          (1)第2句:

          A、“它”指什么?(冬眠)

          B、縮句:冬眠是一種自然現象:

          C、理解修飾語:

          漫長的嚴冬,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節--冬眠的時間

          減少精力消耗(聯系第5自然段的內容理解)

          D、熟讀成誦。

          (2)作者用了哪些詞把動物冬眠的時間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以及動物冬眠主要原因介紹準確的呢?(引導找出并圈出“一般地說”、“但是”、“因此”。)

          (3)想想這幾個詞語在這段話中所表達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

          (加上“一般地說”,說明這是一般情況,下面一句用“但是”轉折,提出了特殊情況:動物并不是只有在嚴冬才會冬眠,放進冰箱因為周圍溫度低了,即使是三伏天,它也會冬眠。這里用上“一般地說”,判斷更加準確、嚴密。第二句用了“因此”,是在一面“一般地說……但是……”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低溫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

          (4)完成課作3。

          (5)小結:這里用上“一般地說”、“但是”、“因此”等詞把動物冬眠時間的一般情況、特殊情況以及引起冬眠的主要原因介紹得一清二楚。足見其用詞非常準確,判斷嚴密。

          3、齊讀第4自然段2-4句。

          4、背誦這三句話。

          三、重點學習第五自然段。

          1、作者又是怎樣把動物冬眠時的特點介紹準確、生動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5自然段。

          2、默讀,思考:這段話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先概括后舉例,多次采用列數字的方法,還采用比較的方法。)

          3、填表:(課作4:先填“呼吸”和“心跳”這兩格)

          刺猬 冬眠前 冬眠時

          體溫

          呼吸 50次/分鐘 1-8次/分種,有時停止幾分鐘

          心跳 200次/分鐘 20次/分鐘

          飲食 降到12攝氏度

          降到7攝氏度

          4、你覺得作者用了這么多精確的數字來說明動物冬眠時,生理機能一同減弱有什么好處呢?

          (用了數字,比較準確,通過對比,能更清楚地說明生理機能的減弱程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5、再讀這一段,你覺得作者除了用列數字的方法使你感覺到知識點介紹得非常準確、形象外,這一段中還有哪些詞用得也很準確?

          (至多……甚至……而且常常……)

          6、指導朗讀這一段。

          四、自讀6--15自然段。

          1、作者是怎樣把刺猬冬眠每隔兩三周要醒一次,撒尿、進食和結束冬眠時間的知識介紹準確、生動的呢?請自由讀6--15自然段,繼續完成課作4。

          2、反饋交流第4題,看著所填寫的數字,你有什么想法?

          (1)用詞準確; (2)觀察仔細、認真。

          3、再讀6--15自然段,說說還有哪些詞令你覺得作者用詞非常準確?

          (1)這小東西跟我還不熟……恐怕它也不肯讓我把……測量體溫。

          A、“恐怕”什么意思?

          B、這個詞若刪除,句子意思有什么變化?

          (“恐怕:表示一種推測,而不是事實。若刪除,就表示一種事實。)

          (2)走近一看,我發現從……,我斷定這是它撒的尿。

          A、“斷定”什么意思?

          B、如果把“斷定”改為“想”或“知道”等詞好嗎?為什么?

          (“想、知道”等詞語意不如“斷定”來得肯定。而作者這里已經十分確信是刺猬撒的尿,所以還是用“斷定”確切些。

          C、這里作者是根據什么斷定的?

          (3)我相信,即使把它拎起來,它也不會醒,至少不會立刻醒。

          (即使……也……至少)

          (4)它似乎對飲食比睡眠更感興趣……。

          六、朗讀全文,質疑。

          1、朗讀課文,針對課文內容再質疑、解疑。

          2、再讀課文,回答課后第1題第(3)小題:

          (仔細觀察,嚴謹的科學態度。)

          3、小結:以后我們對事物感興趣也一定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七、總結全文,小結方法。

          1、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刺猬冬眠的特點。大家可以從地點、氣溫、樣子、時間、作者的新發現等方面去概括。

          2、我們還知道了讀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時要注意兩點:( ),所以我們寫這類文章時,也要怎么做?

          (把科學知識介紹清楚,還要注意琢磨用怎樣的詞句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更準確、生動。)

          八、擴展延伸

          1、“冬眠”一課的學習告一段落。大家一定聯想到自己知道的有冬眠習性的動物,說一說有哪些(學生可以發言列舉)。

          2、可惜我們沒有認真接觸它們、觀察研究它們,這不要緊。今天我們讀了“冬眠”,應該受到啟發。它的作者--德國的霍斯特斯特恩生動地介紹了動物冬眠的科學知識,特別有趣地描述了刺猬冬眠的全過程。不僅了解了刺猬冬眠的特點,還感受到作者認真觀察、善于觀察事物的科學態度,也了解到作者按事物發展的先后順序介紹事物的寫作特點。希望同學們不斷地向作者學習。

          九、課外作業

          1、觀察與調查相結合,了解一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注意科學性。

           2、推薦閱讀:中國科技公眾網 新年愛護動物雜談 人類陌生的鯨鯊

                 烏鴉也是“右撇子” 射水捕食的獵手  森林里最快的舌頭

                 夜晚出沒的傘兵--北美飛鼠  會“輕功”的蜥蜴

                 海豚愛照鏡子  動物也喜好音樂嗎

          [冬眠(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叫醒冬眠的夢散文隨筆

          2.冬眠一夢_經典美文

          最新文章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 |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大胸视频 |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