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16、草原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

          3.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4、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1、讓學說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 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體會第2-5段文字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老舍(1899年~1966年),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予,字舍予,滿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校,當過中小學教員。“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講學,并進行文學創作。1930年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1946年赴美國講學并進行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問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國,先后寫了《龍須溝》、《西望長安》、《茶館》、京劇《十五貫》等23個劇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草原》這篇課文摘自老舍寫的訪問記《內蒙風光》。

          鄂溫克  鄂溫克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兩萬多人口,牧區用蒙文,農區用漢文。

          蒙古族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三百多萬人口,分布在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遼寧、寧夏、新疆、甘肅、青海、河北、河南等地。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多從事農牧業。

          16、草原

          天:可愛、明朗

          景色(美麗) 地:一碧千里

          會見

          遠迎

          情誼(深厚) 款待

          話別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

          三、布置預習

          四、、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談話:同學們,你到過草原嗎?在電視、電影中見過草原嗎?誰愿意把你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段落好好地讀一讀,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1.讀生字組詞,并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組詞:

            駿( ) 俊( ) 竣( ) 限( ) 馳(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締( ) 荼( ) 藐( ) 懷( ) 膠( )

          交流

          觀賞

          交流

          自由讀,交流

          自學生字詞

          自讀,正音

          勾畫,思考

          質疑

          嘗試練習

          五、、理清課文的線索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學習第一段

          2.理解詞語。

          3.質疑問難,現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2.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后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歡迎遠客(3)親切相見(4)熱情款待(5)聯歡話別

          1.抄寫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1、課前聽《天堂》這首歌。

          2、師:剛才,我們欣賞了一首動聽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藍藍的天空,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這是西部歌王騰格爾用歌聲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再讓我們跟隨作者老舍先生一塊兒領略一下內蒙古草原的美麗風光。(板書課題)

          1.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課文第1段寫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課文分兩層寫。先寫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寫產生的感想。)

          2.再讀,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樣?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來寫的?為什么抓住這些景物寫?(讀后討論。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麗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氣、小丘、平地、羊群這些景物來寫的。因為這些景物顯示了草原的特色。)

          交流詞義

          交流

          自由讀,交流

          默讀,思考

          交流

          欣賞

          交流

          自由讀,思考

          交流

          自讀,思考

          交流

          3.細讀、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這些景物的?(從天空到地面,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寫。)

          (2)作者是怎樣從天空到地面,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草原的美麗景色的?(讓學生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

          (3)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讓學生自己出聲讀第1段第1層,要求學生細心體會,認真想象。重點說說下面三個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4.默讀、思考、朗讀: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產生了什么樣的感情?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受?(說一說“境界”一詞的意思。讀時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關系;可用“美麗”或“壯麗”與“奇麗”作比較,理解“奇麗”一詞用得恰到好處。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表達作者感受的兩個句子。)

          5.指導學生背誦第1段課文。(讓學生按課文描寫順序和景物特點,邊讀邊想象,把這段課文熟讀成誦。)

          小結:祖國的草原這么美。這段課文思路清晰,從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從上到下的觀察順序描寫景物。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點來

          自讀,思考

          一一討論

          交流

          默讀,思考

          嘗試背誦

          三、學習第二段。引導學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寫,把景物和感受聯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寫初見草原的景物時主要運用了靜態描寫,為我們展示一幅草原靜態美的圖畫,但靜中又有動,例如寫羊群。

          1、(教師提示:學習課文第2段,我們要學習作者如何按照地點的轉換,抓住事物與環境的聯系、變化的特點,運用動態的描寫方法,把文章寫得又形象又生動。)

          2、閱讀、思考:寫作者訪問陳巴爾虎旗牧業公社途中,這段課文可分為幾層?

          (可分為兩層: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幾十里外迎接客人。)

          3、講讀第1層課文。作者乘汽車進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覺?(草原十分遼闊。)從課文哪些語句看出草原十分遼闊?(“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 

          4、講讀3、4、5自然段。

          A、讓三名學生各朗讀一段課文,要求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1)這三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內容?

          (2)主人熱情好客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表現蒙族人民熱情好客的詞句。

          B、讀后討論交流。

          (1)主客是怎樣見面的?作者運用哪幾個動詞來表現激情洋溢的氣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說的?這些表現什么?你體會到主客見面時大家

          齊讀

          自讀,思考

          交流

          交流

          指名讀,交流

          討論

          四、小結 的心情怎么樣?用歡樂、熱情的感情朗讀這一節課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招待客人的?從這節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漢兩族人民情誼很深?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別時的情景怎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詩句中的“何忍別”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講?(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別呢?)第2句中的“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怎么講?(“話”是互相攀談,送別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互相攀談,依依不舍地告別。)用在詩句結尾的作用是什么?(這兩句詩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4)哪些地方體現了蒙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表現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①穿著各色的民族服裝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間姑娘們還要唱民歌;③飯后表演套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這三方面表現了蒙古人民的風俗習慣。)

          1、小結:同學們,學到這兒,你領略到草原的大和美了嗎?你體會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了嗎?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齊讀

          交流

          交流

          齊讀

          討論

          齊讀

          交流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3、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習體會

          [草原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草原散章教案

          2.《草原》優秀教案

          3.草原公開課教案

          4.《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5.《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8.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9.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10.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另类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