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學年度上學期三年級數學科教案七年、月、日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2-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主備人:姜煥麗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能判斷平年和閏年。

          2、會看日歷,能從日歷中找到有關的信息。

          3、體會引入24時計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時計時法。

          4、通過觀察、實驗和交流,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

          5、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年、月、日是時間單位,能說出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能判斷平年和閏年;會看日歷,能從日歷中找到有關的一些信息。

          2、難點: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判斷平年和閏年。

          課時安排:5課時

            年、月、日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了解相關知識。

          2.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圖書、網絡等途徑收集與這堂課相關的信息,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交流、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探究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盡可能大的收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2.難點:對學習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夠提取對學習有用的資料。

          教具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年月日的資料。

          2、年歷、計算器。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過年嗎?過年的時候,你都干些什么?

          (穿紅衣服、帖春聯、放鞭炮…)

          師:同學們都喜歡過年,那你知道人們為什么要過年嗎?什么時間過年呢?

          (學生簡單回答)〖引入年的傳說〗

          師:你還知道哪些時間單位?

          板書:年 月 日

          2、探究新知。

          (一)  探討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1、 感受年月日的形成。

          2、 有關日的知識。

          3、 有關月的知識。

          (把有31天的月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叫做小月,你怎么樣就能很快記下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

          學生匯報記憶方式:如拳法,口訣等。互相交流。

          4、 有關”年”的知識

          (1)為什么有平年、閏年之分,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派代表匯報)

          (2)用萬年歷驗證平閏年。

          (3)常識介紹:我們所學習的歷法是公歷。

          二、總結。

          1、 關于時間單位,你還有哪些問題?

          2、 同學們收集的資料特別詳細,得想個辦法把這些資料保存下來,并有個好的方式展現給大家,你有辦法嗎?

          三、板書設計:

          年 月 日

          大月: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2月:平年28天

           閏年29天

          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看日歷、猜生日

          教學目標:1、會看日歷,從日歷中找到我國的一些重大節日,從小關注社會。

                    2、結合具體的活動,推算出某一個人的生日。

                    3、培養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會看日歷,從日歷中找到我國的一些重大節日,從小關注社會。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活動,推算出某一個人的生日。

          教具準備:小黑板、幻燈、掛圖、今年的日歷。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門,這是什么呢?你們會看日歷嗎?今天我們共同研究日歷上面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1、學生獨自觀察今年的日歷,學會看日歷,認識星期。

          2、組內進行交流,再全班匯報觀察結果。

          3、在今年的日歷中找一找:爸媽的生日、教師節、國慶節、建軍節、建黨節。

          4、你還知道哪些我國的重要節日?

          5、與同伴說說各個重要節日是幾月幾日,是星期幾。議后匯報。

          三、拓展應用

          獨立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經過了    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時是    年,我已經

              歲了。

          四、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練習冊上1、2、4練習題。

             

                一天的時間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知道一天有24時,認識24時記時法,能夠對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換算。

                    2、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3、培養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習慣和珍惜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24時記時法,能夠對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換算。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教具準備:小黑板、幻燈、掛圖。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表的作用?知道一天的時間到底由多長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索新知:

          1、學生結合實際經驗說一說:一天有幾時?在一天的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幾圈?

          2、出示兩個表示時間的掛圖讓學生觀察,圖上有什么。

          3、組內交流,說說18:30,19:00,

                 師提問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時刻。

          4、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操作學具研究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間關系。

          5、全班交流,得出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和24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轉化的方法。

          三、拓展應用:

          一、填一填

          第二次取信時間是下午       14:00~16:30也就是下午   時。

          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    時到下午      時     分,取信間隔    時    分。

          全天共開放     時     分。

          二、畫一畫

          2、小明18點08分要坐火車。從家到火車站要20分,他最晚要在下午    時   分從家里出發才不會誤火車。

          開車前5分停止檢票。生討論交流后匯報。

          三、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四、作業:74頁練習題

          時間與數學(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歷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歷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

          教具準備:小黑板、幻燈、掛圖。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規律的。每天我們到一定的時間就會做一定的事情。在這樣的作息時間里就存在這很多數學問題,你們有興趣研究嗎?

          二、探索新知:

          1、飛飛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飛飛的母親是一名飛機乘務員,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從9月1日開始算起,請用▲標出父親的休息日,用●標出母親的休息日。

          9月份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圍繞下列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交流:哪幾天飛飛的父母同時在家休息?哪一天飛飛能和父親同時休息?

          3、指導學生將日歷中的帶標記的日期填到相對應的圖中。

          4、學生根據表示“父親休息日”“母親休息日”“飛飛休息日”的三張圖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韋恩圖,并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應用:

          觀察日歷找規律:

          9月份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觀察日歷中的加框的4個數字,你發現了什么?

                                                    12比11多1,……

                                                      18比11多7,……

                  嘿!

          我發現了:11+19=30,……

                              

           換另一組再試一試。

          四:布置作業:課本77-78頁練習題.

              

          時間與數學(二)

          教學目標:

          1、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歲數。從而進一步體會數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聯系具體實例,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

          4、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創設“看身份證”的情境,提出問題:你知道這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嗎?她今年幾歲了?

          二、合作探究   解決問題

          1、請學生觀察、交流從身份證上獲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歲數的方法。

          3、補充練習。

          三、實踐練習   拓展延伸

          1、獨立完成第78頁的2、3兩題,然后分別交流自己的結果是怎樣想出來的。

          2、(回家)做水的小實驗,并進行相關的計算,然后交流實驗后的想法。

          四、課堂總結:在這堂課中,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26uuu在线观看 |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