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花燈現代文閱讀答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花燈現代文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燈現代文閱讀答案 1
我小時候,每年就一個節一個節地盼。五月吃上櫻桃和粽子了,前額還用雄黃畫個“王”字,就是為了避五毒。紐扣上戴一串花花綠綠的玩意兒,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縫的。當時還不知道那個節日同古代詩人屈原的關系。多么雅的一個節日呀!七月節就該放蓮花燈了。八月節怎么窮,也得吃上塊月餅,興許還弄個泥捏掛彩的兔兒爺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這個節日對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傷感,也說明中國人的一個突出的民族特點:不忘老根兒。但最盼的,還是年下,就是現在的春節。
哪國的節日也沒有咱們的春節熱鬧。我小時候,大商家講究“上板”(停業)一個月。平時不放假,交通沒現在方便,放了假店員也回不了家。那一個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親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計們就關起門來使勁地敲鑼打鼓。
正月里歡樂的高峰,無疑是上元佳節——也叫燈節。從初十就熱鬧,一直到十五。花燈可是真正的藝術品。有圓的、方的、八角的,有誰都買得起的各色紙燈籠,也有絹的、紗的和玻璃的。有富麗堂皇的宮燈,也有仿各種動物的羊燈、獅子燈;羊燈通身糊著細白穗子,腦袋還會搖動。另外有一種官府使用的大型紙燈,名字取得別致,叫“氣死風”。這種燈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別嚴實,風怎么也吹不滅,所以能把風氣死。
紐約第五街的霓虹燈倒也是五顏六色,有各種電子機關,變幻無窮;然而那只是商業上的宣傳,沒什么文化內容。北京的花燈上,就像頤和園長廊的雕梁畫棟,有成套的《三國》、《水滸》或《紅樓夢》。有些戲人兒還會耍刀耍槍。我小時最喜歡看的`是走馬燈。蠟燭一點,秫秸插的中軸就能轉起來。守在燈旁的一個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轉舞臺:一下子是孫猴子,轉眼又出來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邊。至今我還記得是一盞走馬燈里出現的一個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頭頂蠟扦;旁邊站個梳了抓髻的小腳女人,手舉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頭上打去。
燈是店鋪最有吸引力的廣告。所以一到燈節,哪里鋪子多,哪里的花燈就更熱鬧。
1、詞語連線。
五月 中秋節 放蓮花燈
七月 端午節 吃月餅
八月 燈節(元宵節) 登高吃花糕
九月 七夕 吃櫻桃和粽子
正月 重陽節 觀燈
2、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說端午節是“雅”的節日?
(2)作者為什么要寫紐約第五街的霓虹燈?
3、下面說法對的打“√”,錯的打“_”。
(1)中國人過端午節的主要目的是避五毒。()
(2)八月節對漂流在外的游子最為傷感。()
(3)春節是中國所有節日中最熱鬧的。()
(4)上元佳節其實就是燈節,所有花燈中最好玩的是“氣死風”。()
(5)北京的花燈其實也缺少文化內容。()
閱讀答案:
1、五月一端午節一吃櫻桃和粽子
七月一七夕一放蓮花燈
八月一中秋節一吃月餅
九月一重陽節一登高吃花糕
正月一燈節一觀燈
2、(1)端午節和詩人屈原相關。
(2)用紐約第五街的霓虹燈來襯托北京花燈的文化內容。
3、(1)_(2)_(3)√(4)_(5)_
花燈現代文閱讀答案 2
我小時候,每年就一個節一個節地盼。五月吃上櫻桃和粽子了,前額還用雄黃畫個“王”字,就是為了避五毒。紐扣上戴一串花花綠綠的玩意兒,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縫的。當時還不知道那個節日同古代詩人屈原的關系。多么雅的一個節日呀!七月節就該放蓮花燈了。八月節怎么窮,也得吃上塊月餅,興許還弄個泥捏掛彩的兔兒爺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這個節日對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傷感,也說明中國人的一個突出的民族特點:不忘老根兒。但最盼的,還是年下,就是現在的春節。
哪國的節日也沒有咱們的春節熱鬧。我小時候,大商家講究“上板”(停業)一個月。平時不放假,交通沒現在方便,放了假店員也回不了家。那一個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親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計們就關起門來使勁地敲鑼打鼓。
正月里歡樂的高峰,無疑是上元佳節——也叫燈節。從初十就熱鬧,一直到十五。花燈可是真正的藝術品。有圓的、方的、八角的,有誰都買得起的各色紙燈籠,也有絹的、紗的和玻璃的。有富麗堂皇的宮燈,也有仿各種動物的羊燈、獅子燈;羊燈通身糊著細白穗子,腦袋還會搖動。另外有一種官府使用的大型紙燈,名字取得別致,叫“氣死風”。這種燈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別嚴實,風怎么也吹不滅,所以能把風氣死。
紐約第五街的霓虹燈倒也是五顏六色,有各種電子機關,變幻無窮;然而那只是商業上的宣傳,沒什么文化內容。北京的花燈上,就像頤和園長廊的雕梁畫棟,有成套的《三國》、《水滸》或《紅樓夢》。有些戲人兒還會耍刀耍槍。我小時最喜歡看的是走馬燈。蠟燭一點,秫秸插的中軸就能轉起來。守在燈旁的一個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轉舞臺:一下子是孫猴子,轉眼又出來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邊。至今我還記得是一盞走馬燈里出現的一個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頭頂蠟扦;旁邊站個梳了抓髻的小腳女人,手舉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頭上打去。
燈是店鋪最有吸引力的廣告。所以一到燈節,哪里鋪子多,哪里的花燈就更熱鬧。
閱讀題:
1、文章中提到的第一個節日是什么?這一天有哪些習俗?
2、文章中的“七月節”和“八月節”分別指的是什么節日?這兩個節日各有什么習俗?
3、作者為什么認為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
4、上元佳節(燈節)的花燈有哪些種類和特點?
5、文章中將紐約第五街的霓虹燈與北京的花燈進行了對比,請分析這種對比的作用。
答案:
1、文章中提到的第一個節日是端午節。這一天的習俗包括吃櫻桃和粽子,用雄黃在前額畫“王”字以避五毒,以及紐扣上戴一串用碎布縫制的花花綠綠的玩意兒(如桑葚、老虎等)。
2、“七月節”指的是中元節(或根據地區習俗可能是七夕節,但文中更側重于放蓮花燈的習俗,因此更傾向于解釋為中元節相關習俗),習俗是放蓮花燈。“八月節”指的是中秋節,習俗是吃月餅,可能還會供奉泥捏掛彩的兔兒爺。
3、作者認為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因為春節期間商家停業一個月,人們大多回家探親,剩下的店員會關門敲鑼打鼓慶祝,形成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4、上元佳節(燈節)的花燈種類繁多,有圓的、方的、八角的,還有各色紙燈籠、絹燈、紗燈和玻璃燈等。這些花燈有的富麗堂皇,如宮燈;有的仿制各種動物形狀,如羊燈、獅子燈等。特別的是,有些花燈上還會有成套的《三國》、《水滸》或《紅樓夢》等文化內容,增加了花燈的文化內涵。
5、文章中將紐約第五街的霓虹燈與北京的花燈進行對比,旨在突出北京花燈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霓虹燈雖然五顏六色、變幻無窮,但只是商業宣傳,缺乏文化內容;而北京的花燈則融合了傳統文化和藝術元素,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和審美意義。這種對比進一步強調了北京花燈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價值。
【花燈現代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花燈》閱讀答案02-23
《花燈》閱讀答案02-22
《花燈》閱讀答案11-13
花燈閱讀答案06-30
花燈閱讀答案07-10
現代文閱讀答案08-12
現代文的閱讀答案08-23
現代文生命的品格閱讀答案閱讀及答案11-03
[精選]花燈閱讀答案4篇08-01
看花燈閱讀短文答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