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讓我們逐漸地、不得不地,學(xué)會了把握相聚的時刻,它強調(diào)了一生只有一次,來生你已是他人。別離,不是為了再相見,它是在警示我們相聚只有一次,過時不候,時不再來。
別離使我們的品質(zhì)變得敏銳,不再愚鈍地再糾纏中休養(yǎng)生息,它讓我們看到我們所有的親密愛人,包括我們自己——終究要先后離去;我們親手種下的一草一木,我們曾經(jīng)漫步的田園山林,都會成為別人眼前的景致,而不再屬于我們。也就是說,它會讓我們對萬物的執(zhí)著產(chǎn)生一個最根本的觀照,那被我們一直看做屬于我們的東西(或人,或情感,或大千世界一絲一毫),真的就屬于我們嗎?你要在這時深深地自問!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要只是一味地抱怨,抱怨你的美麗人生太遲,還沒有出現(xiàn)。現(xiàn)在你在過的,就是最好的,最寶貴地,最圓滿的人生。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要生活給我們一個結(jié)果,仿佛看到那個結(jié)果,我們就可以安心。我們愛,就要被愛;我們付出,就等著收獲;我們修行,就希望證道。殊不知西方路迢迢,有很長的時間需要過,許多彎子等著我們?nèi)ダ@,無數(shù)機會將錯肩,有緣的人兒會終不得見,然后我們才可以成長,才能夠了解痛苦的煎熬,才會珍惜甜蜜的滋味,也才能知道那個當(dāng)初盼望的結(jié)果并不見得就是我們應(yīng)得的緣分。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時光流逝了,我將不再在這里。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你永遠不能非此即彼,在兩個極端之中選擇,無論左右,無論上下,它們都會與本性失之交臂。本性存在與兩極之間,他要求我們不偏不倚,了解身體卻不執(zhí)著于身體,認識身體卻不蔑視身體,可以出離而未遠走,能夠達到卻不沉溺,慈悲喜舍由此而生起。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如果經(jīng)歷只能給人帶來不斷的損傷,而不是其他的話,經(jīng)歷就沒有價值。如同這皮囊,我們一次次地穿上它,就像穿上我們的換季衣服,我們根本不認識不了解它,所以衣服換下來,棄置如敝履,沒有價值。有人在離經(jīng)滄海之后感嘆,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啊,是啊,永不知覺,只有傷害了。
但是同時,你要小心,不要像有些修行者那樣,掉入鄙薄皮囊的你淖。這個身體,雖然只是一件外衣,但穿在你身上,自有其深意。你得通過蟬蛻一樣的過程,觀照、依賴并與之保持距離,才能從衣服的款式、皺褶和顏色當(dāng)中剝離出通透而無掛礙的你。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過去是內(nèi)心的習(xí)氣,將來是現(xiàn)在的麻醉劑。在過去的那些時刻,由于沒有覺悟,他的后果延續(xù)到了今天;將來亦是如是,它讓人們誤以為現(xiàn)在的苦難和快樂是會過去的,而如果你對現(xiàn)在缺乏觀照,苦難和快樂就不會真正地過去,它們將成為你每天要背的十字架,與你無知的靈魂日夜搏斗。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孤獨是一劑良藥,苦口,寒心,欲死而不能夠;孤獨是你淚眼問花花不語的靜默;孤獨是你高貴地站在佛前,恍恍惚惚又過了一生一世的蠱惑。“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時間如同恒河的沙,不可數(shù),不可知,無法捉摸,必須等待。我在時間里感受不到時間,握著沙子無從數(shù)起,知道彼岸卻不會泅渡。那善言機巧、予人方便的覺者啊,可否教我一個方法,給我一把船槳?不是絕望,是希望堅守的意義昭然若揭。不落言詮,是為大自由。“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我愿意啟程,不愿意停步;愿意上進,不愿意下沉;愿意知足,不愿意悔恨;愿意看穿大千,不愿意睜著眼睛受蒙騙。
而那一個假名的我,但愿早些放下輾轉(zhuǎn)、牽掛、借口、愛戀和不安,早些匯入彌陀愿海,如鹽入水,沒有自己,只有悲深弘愿。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
人們在酒肉聲色中奔勞,有誰去拾昨日的朝花?而表面的堅強也顯得那樣脆弱不堪.無論怎樣,人都是往事的吧,那些亮麗過的成了漂泊者珍視的標(biāo)本,而黯淡過的創(chuàng)痛,因為復(fù)述而得到救贖.寫過去了的事,那時我們知道并且需要理解的劫難,參悟過去是為觀照來生,那是絕望的美麗,是碰觸和撫摸身體里最柔軟處的深刻欲望.
——程然《蓮花次第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