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12-20 09:15:56 煒玲 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

            一、認識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個體。區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

            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應激性、生長、繁殖、新陳代謝(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還有: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都能進行呼吸

            (3)生物都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

            (5)有遺傳和變異;

            (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7)能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

            (8)有嚴整有序的結構。(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

            3、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舉例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這些條件包括: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環境)。

            2、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生態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

            (2)生態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非生物因素: 陽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等。另一類是生物因素:(植物、動物、微生物)或(競爭關系、捕食關系、互助關系等)或(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能舉例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可以理解成變得環境怎么樣啦):

            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凈化空氣。

            ②有害的一面:蝗蟲啃食莊稼,蚊蠅傳播疾病

            (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可以理解成生物為了適應環境它怎么樣啦):例如:青蛙冬眠(溫度);仙人掌的葉退化為刺(水分)等。

            適應方式:保護色、擬態、警戒色、假死或自殘等

            三、生物學

            1、生物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觀察、調查、實驗、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實驗法。

            2、實驗法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其中

            ①制定計劃要注意變量和設置對照組

            ②任何探究活動的開始都是提出問題的。

            3、生物學發展歷程:(略)

            四、光學顯微鏡

            一、生物和細胞

            1、說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目鏡的倍數×物鏡的倍數=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

            (2)顯微鏡下呈現的像為倒像,所以像在視野的哪一方,要將像移到中央,玻片就繼續往哪一方移。

            (3)當光線強時,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鏡;當光線弱時,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4)從低倍鏡轉向高倍鏡,視野變暗,細胞數目減少。

            (5)當鏡頭有污點時,使用擦鏡紙擦鏡頭。

            (6)先使用低倍鏡,再使用高倍鏡;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再使用細準焦螺旋。顯微鏡對光完后,視野是雪白色的。

            (7)粗準焦螺旋還可以調節鏡筒的高度。在轉動粗準焦螺旋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①擦凈載玻片和蓋玻片

            ②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

            ③取口腔細胞

            ④將口腔細胞涂抹在生理鹽水中

            ⑤蓋上蓋玻片

            ⑥染色

            (9)制作洋蔥臨時裝片的步驟:

            ①擦凈載玻片和蓋玻片

            ②滴一滴清水在載玻片中央

            ③取洋蔥表皮細胞

            ④將表皮細胞放在清水中

            ⑤蓋上蓋玻片

            ⑥染色 (生理鹽水的作用:①保持細胞正常形態;②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功能)

            2、區別植物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學會繪圖

            (1)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共同擁有三個基本結構是: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

            (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注意:動物和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但是上圖中沒有畫線粒體。

            (3)細胞結構的功能: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細胞呈現方形) 細胞膜:保護作用和控制物質進出(物質交換) 細胞質: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包括

            線粒體,葉綠體,液泡等

            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并且含有遺傳物質 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能進行能量轉換 液泡:含有細胞液,各種色素,糖分等

            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葉綠素,使葉子呈綠色。

            (3)繪圖注意事項:

            ①圖的大小適當,位置一般稍偏左上方;

            ②一般使用3H或2H 的鉛筆

            ③圖由點線組成,較暗的地方用細點表示,不能涂;

            ④字盡量注在圖的右側,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線,然后注字;

            ⑤在圖的下方寫上所畫圖的名稱。

            二、細胞的生活

            1、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細胞中含有的物質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

            ①有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等;

            ②無機物:水、無機鹽、氧等。

            (2)植物細胞含有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兩種能量轉換器,動物細胞只含有線粒體一種能量轉換器。葉綠體能夠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而線粒體則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把其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

            (3)除病毒外,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2、細胞核的功能

            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并且含有遺傳物質。細胞核內含有染色體,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遺傳的主要物質。

            3、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1)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細胞核分裂為二→細胞膜向四周凹陷→細胞質分裂為二→形成兩個新細胞。

            (2)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細胞核分裂為二→兩個新核之間形成細胞膜→形成細胞壁→形成兩個新細胞。

            (3)細胞核最先分裂;植物和動物細胞分裂的細胞膜分裂不同。

            (4)細胞分裂的特點: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平均分配,保證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也就是原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經過分裂形成的2個新細胞也有23對染色體)

            三、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1、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1)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經過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細胞群,相同的細胞群就形成了組織。

            (2)人體和動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或動物體

            (3)人體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八大系統:消化、呼吸、運動、神經、泌尿、生殖、循環、內分泌系統

            2、描述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

            (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2)植物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等

            (3)共有六大器官:根、莖、葉(這三者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三者是生殖器官)

            3、細胞的分化

            在發育過程中,受精卵分裂形成的細胞在功能、形態、結構上逐漸發生變化的過程,這就是細胞分化。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三、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概述植物有哪些類群,并能區分這些類群

            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有30多萬種,它們可以分成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前面三種屬于孢子植物)(孢子植物的受精過程離不開水,而種子植物可以)

            植物:蔥、蒜、竹子、水稻、小麥等)雙子葉:兩片子葉、直根系、網狀葉脈。(代表植物:白菜、桃樹、花生、大豆等)。我國是裸子植物的故鄉。

            2、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說明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①植物生活需要水:

            a水是生物體重要組成原料;

            b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水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

            d水能保持植物挺立的狀態;

            e水能調節植物體溫度。

            ②植物生活需要最多的三種無機鹽:氮、磷、鉀

            氮:使植物枝葉繁茂;磷:促進幼苗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前成熟;

            鉀:使莖桿健壯抗倒伏,促進淀粉形成。

            (2)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舉例說明蒸騰作用原理在生產實踐上的應用 )

            ①定義:在溫暖、有陽光照射的條件下,植物體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汽形式散失到體外,這種生理過程叫蒸騰作用。

            ②場所:葉片的氣孔

            ③蒸騰作用的意義:

            a蒸騰作用是植物散失體內水分的主要方式;

            b它可以降低葉面的溫度,防止葉片被陽光灼傷;

            c它可以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d促進根從土壤中不斷吸收水分,并促進水和無機鹽的運輸;

            e蒸騰作用使得水能從根向上流向莖,相當于一個拉力。

            ④農業上的應用:移栽幼苗時,為了提高成活率,可采取以下措施: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植物;菜苗和花草移栽后遮陽:剪去一部分枝葉等。

            3、被子植物的一生

            (1)描述種子的'結構和萌發的條件、過程

            ①種子的結構:

            子葉(2片,儲存提供營養)

            大豆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雙子葉)胚種皮和果皮(保護作用) 胚乳(儲存提供營養)

            1片)胚芽 胚胚軸

            胚根

            胚是種子的主要結構;種子萌發時,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如果往縱切的玉米上滴碘液,變藍的部分是胚乳。

            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②種子萌發的條件:

            A自身條件:

            a、發育成熟;

            b、結構完整;

            c、具有生活力;

            d、有充分營養;

            e、不出于休眠狀態。

            B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③種子萌發過程:種子吸水→將營養物質轉運到胚根、胚軸、胚芽→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形成根和莖的連接部位→形成莖和葉→胚乳和子葉萎縮

            (2)描述根尖的生長過程和根尖的結構

            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1)結構分生區(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2)根能不斷地長長是由分生區和伸長區作用 的結果。

            (3)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花、果的結構

            ① 花托(保護作用) 花的 花萼(由萼片組成)柱頭

            雌蕊花柱

            子房(含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細胞) 花藥(含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

            花絲

            花蕊是一朵花的最重要的結構。含有雌蕊才能結果,因為子房發育成果實,所以雌花和兩性花才能結果。

            ②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作用兩個過程。

            A花藥里散發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叫做傳粉。

            B花粉落在柱頭上,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長出花粉管,花粉管到達胚珠 和胚珠里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這叫做受精作用。(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的現象叫雙受精,被子植物特有)

            果實和種 子的形成

            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凋落

            發育成

            子房

            子房壁果皮發育成

            果實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2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二、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為準,上達10千米,下達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氣圈中主要有能夠飛翔的昆蟲和鳥類,以及細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數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內

            c.巖石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3、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條件:營養物質、水、空氣、陽光、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4、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是綠色水庫、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6、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

            二、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光、溫度、水分、空氣等等。

            (1)植物和人體內各種物質的運輸需要水

            (2)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進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動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氣中的氧氣,也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當環境中的幾個或者一個因素發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4)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響。

            生物之間的關系: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物影響環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應和諧發展。

            四、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部分:生產者:能夠直接制造有機物(如:植物)消費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如:動物) 分解者:能夠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如細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

            3、食物鏈與食物網 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而形成的關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鏈一定是從生產者開始

            (2)食物鏈中的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

            (3)食物鏈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分解者不參與形成食物鏈

            食物網:食物鏈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形成的網狀結構。

            (在食物網中數食物鏈時,從生產者到最后一級消費者,才構成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會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

            4、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5、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說明題)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一、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P36)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取鏡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鏡臂,左手托鏡座)

            (2) 對光:升、轉、看、調

            (3) 觀察:放、壓、降、看、升、看、調

            (4) 整理

            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cm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cm距離)。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觀察: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雙眼睜開,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實驗完畢,應該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把物鏡偏轉到兩旁,目鏡放回鏡頭盒,把鏡筒緩慢下降到最低處,再把顯微鏡放入鏡箱內。

            3、幾點重要的結論:

            (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

            (2)顯微鏡物象和實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從目鏡內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將視野中的某個方向的物象移到視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個方向移動(例如:要將視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視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動),如果是將視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個方向,就將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動。

            (4)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范圍越大,看到細胞數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線越亮;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范圍越小,看到細胞數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線越暗。

            (5)目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

            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6)視野中的'污點有三種情況:物鏡上,目鏡上,裝片上。移動目鏡,如果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目鏡上;移動玻片標本,污點隨之移動,則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前兩次都不能移動污點,則污點在物鏡上。

            (7)光線依次要通過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才能進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清晰,換上高倍物鏡后物像模糊不清,應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9)轉換物鏡時,應轉動轉換器的邊緣,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動物鏡。

            (10)鏡頭臟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 二、模仿制作臨時裝片

            1、重要的注意事項:材料要薄而透明;蓋蓋玻片時要一邊先接觸水滴,再緩慢放下,避免出現氣泡。

            2、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1)準備: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蓋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觀察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則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1)準備:擦、滴(生理鹽水)

            (2)制片:刮、涂、蓋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見的玻片標本

            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葉的橫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個體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蟲裝片

            三、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植物、動物和人體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

            人體的各項功能都是由細胞或多個細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細胞都能顯示出生命的各種屬性,在它們之中進行著新陳代謝活動。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細胞里進行的,細胞內還一直進行著呼吸作用。一切復雜的瞬息萬變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進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個重要表現是自我繁殖。細胞能通過分裂不斷地產生新的細胞,細胞和生命一樣,表現出生長、衰老、死亡的過程。這一切說明,細胞是生物體最小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1、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細胞壁:透明,保護和支持細胞

            細胞膜:保護細胞,控制物質出入細胞

            細胞質:含有大量的物質,里面有葉綠體、液泡,液泡中充滿細胞液

            能流動,從而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

            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

            植物相鄰細胞通過胞間連絲相聯系,互相交流營養物質。

            2、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保護細胞,控制物質出入細胞

            細胞質:能流動,可以加速與外界的物質交流

            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

            3、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細胞

            (1)分裂的過程:

            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使細胞數目增多。 分裂時,細胞核先分裂,然后質分裂(植物:在原來細胞的中部,逐漸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中部的細胞膜向內凹陷,縊裂成兩個); 細胞的生長表現為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并逐漸長大,使細胞體積增大,(植物)生長時先出現很多小液泡,最終合并為一個大液泡。

            (2)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是:先加倍再減半,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

            (3)生物體的生長表現在:細胞生長(體積增大)和細胞分裂(數目增多)

            (2)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細胞液,細胞液的成分有水、無機鹽、糖分、色素等。

            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細胞是動、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一、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線粒體:將化學能釋放

            二、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1、細胞核中有一些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染色體。

            2、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

            3、DNA是雙螺旋結構,它是細胞核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DNA的片段。

            4、遺傳信息是生命體內每一個細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儲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3、細胞是物質、能量和遺傳信息的統一體

            第三章 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

            一、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這些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逐漸發生了變化,即細胞分化,從而形成不同的組織。

            2、組織:由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起來在一起而形成的細胞群。

            3、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1、保護組織:由表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蔥鱗片葉表面)

            2、營養組織:細胞壁薄,液泡較大,有儲藏營養物質的功能;含有葉綠體的營養組織還能進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組織: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構成。其細胞的特點是:細胞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的細胞,再由這些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

            4、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導管能夠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能夠運輸有機物。

            四、生物體結構的層次性: 動物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五、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結構層次

            1、綠開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長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2、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進而形成植物體。

            (細胞組織 器官植物體)

            細胞:植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疏導組織、營養組織、機械組織

            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 如: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3、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

            六、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的結構層次

            1、人體的生長發育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2、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人體。

            細胞:動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以某種組織為主。 如:心臟、肝臟、脾臟、大腦、肱二頭肌 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的多個器官的總和。例如:人體的八大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在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下,八大系統協調配合,共同完成人體復雜的生命活動。

            七、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1、單細胞生物: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2、大多數單細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環境中3.一個細胞就可以完成獲得營養、氣體交換、排出廢物等各種生命活動

            4、生活中的單細胞生物:細菌、單細胞真菌(如:酵母菌)單細胞動物(如:草履蟲、眼蟲、變形蟲) 單細胞藻類植物(如:衣藻)等

            5、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

            觀察草履蟲:

            (1)將載玻片擦拭干凈,吸取表層的(氧氣豐富)培養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在玻片中的培養液中放幾絲棉花(限制草履蟲運動,便于觀察),再蓋上蓋玻片

            (3)草履蟲的結構圖

            (4)草履蟲的應激性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一、種子的結構

            菜豆種子: 玉米種子:

            種皮:保護內部結構 種皮:和果皮緊貼在一起,保護內部結構

            子葉:2片,肥厚,貯存營養物質 胚乳:貯存營養物質

            胚 胚芽:發育成莖、葉 子葉:1片,不肥厚,轉運營養物質

            胚軸:發育成連接根、莖的部分胚 胚芽:發育成莖、葉

            胚根: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莖的部分 胚根:發育成根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是種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構成。

            菜豆和玉米種子都有種皮和胚,不同點是:玉米種子有胚乳,貯存營養成分,子葉1片,轉運營養物質;菜豆種子無胚乳,子葉2片,貯存營養。

            雙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具有兩片子葉,無胚乳,例如:蠶豆、花生、大豆、菜豆

            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具有一片子葉,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麥、高粱、玉米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的條件 自身條件:種子是完整的、活的,種子不在休眠狀態

            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一定的水分

            2、種子的萌發的過程:

            種子吸水膨脹-- 物質變化:種子貯存的有機物轉化為可溶于水的物質 (菜豆:子葉里的營養物質轉變為能夠溶于水的物質,并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玉米:胚乳里

            胚根 根; 胚軸連接根和莖的部分; 胚芽莖和葉

            3、種子的休眠:種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發的時期。

            4、種子的壽命:受外界條件的影響

            5、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二、植株的生長

            1、幼根的生長:(根的結構: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根毛區)

            1)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功能: 成熟區: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因為表皮細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擴大了與土壤的接觸面積)伸長區:細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長(細胞體積增加),根生長最快的部位;也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使根的長度不斷增加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3

            1、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的特征:動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植物通過氣孔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進行呼吸); 人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植物落葉:(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動物追獵物,含差草葉片合攏:(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植物產生種子,動物產卵、產崽:(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這稱為抽樣調查。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 也可以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還可以按照用(用途)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5、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這個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7、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巖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10、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食物),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即肥料)是(無機鹽)。

            1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細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13、做完實驗后,要把小動物(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即放生)。

            14、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實驗中,使這兩種環境中除(光照)外,濕度、溫度等其他 條件都相同。也就是說,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這個實驗中的(變量)。

            15、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 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例如: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設計(陰暗)、

            (明亮)兩種環境,其他條件都相同,就是對照實驗。

            16、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還有(競爭)關系, 如稻田里的水稻和雜草;(合作)關系如螞蟻、蜜蜂等昆蟲組成的大家庭。

            17、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18、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如:駱駝尿液少,體溫升到46°C時才出汗;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發達,葉片退化成刺等。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19、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0、(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因而叫做(消費者); (細菌)和(真菌)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還有(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和(水)等。☆(植物——生產者,動物——消費者,細菌和真菌——分解者)。

            21、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22、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23、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24、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 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25、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叫做(生 物富集)。會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最終威脅人類自身。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 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越多。(在一條食物鏈中,第一個是生產者植物,越往終端走能量越來越少,有毒物質積累越多。也就是說第一個植物能量最多,有毒物質最少,最后一個動物得到的能量最少,有毒物質積累最多)。

            26、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27、(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28、使用顯微鏡:

            一、取鏡和安放:

            1、右手握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二、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另一只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三、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

            7、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清潔收鏡: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如需擦拭目鏡和物鏡,請用(擦鏡紙 )。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29、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顯微鏡的放大

            倍數。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體積就越大,顯微鏡下的細胞數目就(越少);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體積就越小,顯微鏡下的細胞數目就(越多)。

            30、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用從生物體上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這三種玻片標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臨時的。玻片標本的制作,需要載玻片和蓋玻片。

            31、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撕、放、蓋、染。

            1、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擦拭干凈。

            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通明薄膜——內表皮。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

            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這樣才能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

            6、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32、制作黃瓜表層果肉細胞或黑藻葉片細胞臨裝片:

            1、用刀片將洗凈的黃瓜表皮刮掉,洗凈刀片后,再用刀片輕輕刮取少許黃瓜表層果肉,均勻涂抹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蓋好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

            2、或用鑷子取一片黑藻的細嫩小葉,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蓋好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

            33、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黃瓜表層果肉細胞有哪些相同的結構?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等結構。

            34、觀察動物細胞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與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不同之處:

            (1)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0.9% 的鹽水)

            (2)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幾下。

            ☆動物和植物細胞都有的基本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35、水和糖都是細胞中的重要物質。細胞中還有其他物質一類:(分子比較小,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等不能燃燒的(無機物);另一類分子比較大(含碳如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能夠燃燒的有機物)。

            36、細胞膜作用(控制物質進出細胞,使得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內部環境)。

            37、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動力車間——線粒體將細胞中的有機物當作燃料,使有機物與氧結合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為細胞提供動力。

            38、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它的載體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39 、DNA分子很長,每一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片段就叫(基因)。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遺傳功能的DNA的片段。

            40、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每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數量是(一定的)。人有(23對)染色體,有的人細胞中多一條患上(遺傳病)。

            41、生物體的長大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有關。分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裂兩個,(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有一個(細胞核),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變化最明顯。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加倍),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成(形態和數目相同)的兩份,兩個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都相同),新細胞和原細胞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42、多細胞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受精卵)。

            43、人體和動物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

            功能。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結締組織的種類很多,(骨組織、血液)等都是結締組織。結締組織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44、(心臟、肝、肺、腎、眼、耳、甲狀腺、唾液腺、皮膚)是器官。如:心臟主要是由(肌肉組織)構成,還有(結締、神經)組織。胃壁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還有(上皮、神經、結締)組織。

            45、人體及動物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植物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無系統這個層次)

            46、植物體的四種基本組織:根莖葉表面的表皮細胞是(保護組織)。具有(保護內部結構)的功能。貫穿于根莖葉中的導管屬于(輸導組織)。能夠運輸水和無機鹽。莖尖和根尖的分生區屬于(分生組織),能分裂產生新細胞。葉肉、果肉屬于(營養組織),有儲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47、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單細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其中草履蟲結構、功能示意圖見書70頁。草履蟲的主要食物是(細菌),對污水有(凈化作用)。

            48、(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叫(動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叫(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49、病毒對人類既有(害處也有益處)。

            50、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單細胞的如:(衣藻),有多細胞的如:(水綿、海帶);(沒有根莖葉),全身都能吸收(水和無機鹽),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51、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有(莖和葉,無根)。(沒有輸導組織,長得矮小)。如葫蘆蘚、地錢等。(苔蘚植物)的葉只有一層細胞,可以做(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2、蕨類植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長得高大。如(卷柏、貫眾、胎生狗脊、滿江紅)等。(現在燒的煤)也是古代高大的(蕨類植物)埋藏在地層中形成的。

            53、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種皮保護細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菜豆種子(子葉兩片——雙子葉植物),沒有胚乳;玉米種子(子葉一片——單子葉植物),(有胚乳)。子葉和胚乳里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種子植物比苔蘚和蕨類植物更高等,能產生(種子)是一個重要原因。

            54、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松、杉、側柏、銀杏和蘇鐵)種子裸露,外面沒有保護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都是被子植物。

            55、種子萌發所需外部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胚必需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干癟的種子或胚被昆蟲咬壞的種子不能萌發)(儲存時間過長的種子,胚已經死亡)也不能萌發;(正在休眠的種子)也是不能萌發的。

            56、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水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后,(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57、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58、芽中也有(分生組織)。芽在發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它是由細嫩的莖、葉和芽組成,枝條上的(芽)又能發育成新的枝條。

            59、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水、無機鹽和有機物)。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

            綠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植物的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肥料指的就是無機鹽)

            60、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花藥中有花粉;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子房里有胚珠。

            61、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才能結果。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

            62、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叫做受精。(被子植物的受精方式是特有的雙受精)

            63、受精完成后,其余部分凋落,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玉米、向日葵種子空癟常是由(傳粉不足)引起的。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增產。

            64、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即使是曬干的種子,里面仍然含有(少量的水)。

            65、根吸收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66、取一段帶葉的莖剪斷,將頂端一段放入滴有紅墨水的水中,在陽光下照射3——4小時,橫切、縱切,紅色部分就是(水分和無機鹽)在莖內木質部運輸途徑——(導管)。韌皮部里的(篩管)是有機物從葉運輸到其他器官的通道,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能使木本植物加粗。

            67、水分從氣孔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到環境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白天張開,夜晚閉合。經過的氣孔的物質有水、二氧化碳和氧氣。

            68、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還產生(氧氣)。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4

            懸鈴木科

            落葉喬木有星毛,樹皮蒼白大片脫。冬芽包于葉柄下,直到早春隨風落。

            長柄互生葉掌裂,雄雌花序不同枝。聚合堅果為球形,枝頭搖曳如懸鈴。

            一美二英三法國,數球種類即分明。

            薔薇科

            多具托葉葉互生,薔薇花冠有萼筒。花萼5枚基聯合,花瓣5數或重瓣。

            花萼凹凸心皮數,四個亞科借此分。心皮1枚為桃李,心皮離生繡線梅。

            心皮合生蘋果梨,花托凹陷為薔薇。

            豆科

            植物多為羽狀葉,三處羽狀或多回。花瓣5數為蝶形,不為蝶形別亞科。

            雄蕊10枚9+1,子房上位單雌蕊。邊緣胎座成莢果,憑借花冠分三科。

            輻射對稱含羞草,真假蝶形辨云實。

            酢漿草科

            草本常有地下莖,三出復葉如心形。輻射整齊花兩性,萼片5枚覆瓦狀。

            花瓣同數雄蕊10,5皮5室房上位。蒴果漿果最常見,綠化栽培作草皮

            牻牛兒苗科

            草本通常有腺毛,單葉互生或對生。羽狀深裂或掌裂,對生托葉花兩性。

            萼片45稍合生,花瓣同數下周位。雄蕊與之成整倍,雌蕊結合5心皮。

            蒴果先端有長喙,開裂翻卷樣式奇。

            蒺藜科

            草本常為羽狀葉,刺狀托葉常宿存。輻射對稱花兩性,萼片5枚稍合生。

            花瓣同數無腺體,雄蕊與之成整倍。子房上位45室,每室胚珠2至多。

            蒴果開裂常有刺,因而得名作蒺藜。

            蕓香科

            木本植物常有刺,單身復葉或復葉。葉片常有透明點,內有油質味獨特。

            花冠輻射相對稱,花瓣離生雄蕊多。子房上位有花盤,柑果蓇葖或蒴果。

            苦木科

            木本樹皮有苦味,羽葉互生罕對生。花序總狀圓錐狀,或為聚傘頂腋生。

            輻射對稱花單性,萼片通常3-5。覆瓦排列或鑷合,花瓣同數可缺如。

            果實漿果核果狀,或為翅果不開裂。

            楝科

            羽狀復葉為木本,互生全緣無托葉。葉基多少有偏斜,各型花序腋頂生。

            杯狀萼小45裂,偶爾離生覆瓦狀。花瓣同數稍合生,花藥連成雄蕊管。

            無柄花藥內向著,子房上位胚珠多。

            遠志科

            草本全緣葉互生,偶爾對生或缺如。兩側對稱花完全,具有苞片小苞片。

            萼片5枚不等長,花瓣如同蝶形花。龍骨花瓣僅一枚,其它狹小如鱗片。

            雄蕊8枚絲連鞘,子房上位鞘中包。

            大戟科

            植物通常具乳汁,花序杯狀聚傘形。單葉互生花單性,同株著生亦不同。

            花序外圍具總苞,雄蕊數目隨種異。子房上位3心皮,中軸胎座為蒴果。

            秋海棠科

            單葉互生莖有節,葉不對稱基歪斜。托葉2枚常脫落,雌雄同株單性花。

            雄花花被2-5,雄蕊多數稍合生。

            雌花花被同樣多,子房下位中軸座。柱頭常常稍扭曲,果為蒴果或漿果。

            仙人掌科

            多年草本莖肉質,葉片退化變為刺。花冠輻射或兩側,花萼花冠數目多。

            雄蕊多數生花喉,子房上位胚珠多。花柱合生柱頭裂,肉質漿果不常見。

            本生沙漠干旱區,本地栽培為觀賞。

            黃楊科

            常綠木本無乳汁,不具托葉近革質。單葉對生對互生,全緣或者有鋸齒。

            花不完全且綠色,萼片花瓣常缺失。雄花雄蕊4-6,雌花3室房上位。

            漆樹科

            木本樹皮含樹脂,復葉互生無托葉。兩性單性或雜性,花小整齊性別奇。

            萼片離生3-5,花瓣同數偶爾無。雄蕊與之成整倍,雌蕊1室房上位。

            果實多為核果狀,種子肉質無胚乳。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5

            一、五官并用記憶法

            心理學認為,記憶實質上是感知過的事物在人腦中留下的痕跡,所以靠多種感官感知則比單靠某一感官感知留下的痕跡要多、要深。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多數同學只知道用單一感官感知,要么只用眼看,要么只讀,要么只是手寫,而很少多種官并用,故記憶的效果就差。為此,我們要求學生在記憶過程中,盡可能調動多種感官,協調記憶,做到眼看、耳聽、口讀、手寫、腦記,其中最重要的是腦記 高二,切莫心不在焉。

            二、化整為零記憶法

            化整為零記憶法的根據就是整體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要素、環節構成的。一本書、一課、一節都可看作是一個整體,都是由若干個不可分割的部分構成的,要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識,就需要化整為零,循序漸進地記憶。化整為零記憶法使復雜、繁鎖的問題簡單化,強化了記憶的效果。

            三、分層記憶法

            許多生物知識是層層深入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采用分層記憶法,就能深刻理解、把握知識。

            四、比較記憶法

            就是對所記憶的知識進行比較,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區別與聯系的過程。

            五、結構體系記憶法

            此種記憶方法多用于復習。學完一節、一課、一本書總要進行復習鞏固,這就需要學生必須了解所復習內容的結構體系。首先找出貫穿于知識的主干部分,再根據知識間內在的邏輯關系把分支內容串聯在主干之上,抓住主干順序記憶分支內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細小的`內容填充進去,個個知識點猶如"冰糖葫蘆竹簽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遺漏或張冠李戴的毛病。

            總之,記憶知識的方法很多,以上五種是比較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掌握了好的學習記憶方法,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化繁為簡,既能完整地記憶生物課的基本知識,又能提高記憶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6

            第一節病毒

            病毒的種類。

            1、根據它們寄生的細胞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

            第二節細菌

            基本形態

            (1)球菌: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為單球菌、雙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

            (2)桿菌:細胞形態較復雜,有短桿狀、棒桿狀、梭狀、月亮狀、分枝狀。

            (3)螺旋狀:可分為弧菌(螺旋不滿一環)和螺菌(螺旋滿2~6環,小的堅硬的螺旋狀細菌)。此外,人們還發現星狀和方形細菌。

            第三節真菌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體現在四個方面:

            ①食品制作。即發酵原理的.應用,發酵就是有機物在一定溫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類分解成某些產物的過程

            ②食品保存。

          【初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生物學知識點總結08-11

          常考生物知識點總結高中09-14

          生物基因工程知識點總結02-10

          最新生物考前知識點總結高中09-05

          高中理科生物必背知識點總結03-02

          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03-08

          初一上冊生物重要知識點總結01-12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參考03-08

          生物高三知識點總結(通用20篇)06-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在线直播 |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 亚洲欧美午夜福利 | 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播放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