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征繳擴面工作穩步推進。今年來,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強化征繳擴面工作。一是明確工作目標。3月份,全市勞動保障工作會議、全市工作會議下達了XX年工傷保險征繳擴面目標,明確全年新增擴面人數達到4.5萬人,其中:農民工擴面3萬人,基金征繳XX萬。二是突出擴面重點。今年來,我們始終將農民工擴面、實現農民工工傷保險全覆蓋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重點推進了建筑行業、商業服務業農民工參保擴面工作。在去年年底兩局下發《關于做好建筑施工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的基礎上,今年初,經與市建設局銜接,我們下發了《建筑施工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對建筑企業農民工參保程序、登記管理、“本人工資”等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有利地推進了建筑企業參保工作。3月份,通過深入調研,我們擬定了商業服務業“以面積定人數”的工傷保險參保辦法,5月22日,以市勞動保障局名義下發了《關于商業服務行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常勞社發[XX]21號)。目前,全市商業服務業農民工參保工作全面啟動。桃源縣在去年全面摸底的基礎上,今年又對該縣大型商業企業進行了參保可行性調研,完善了參保辦法,該縣花源酒店、豐彩超市等大型商業企業都已全面參保。三是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參保工作。今年來,市工傷保險處組成專門的擴面督導班子,對市本級部分事業單位進行政策宣傳,對部分縣市區事業單位參保擴面工作進行督促檢查。通過宣傳發動,常德日報社等單位已全員參保,安鄉縣、鼎城區等縣市區全額事業單位財政代扣代繳工作已落實到位。石門縣于今年元月全面啟動了機關公務員參保工作,133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共8600多人納入了工傷保險管理范疇。
(二)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全面啟動。今年來,全市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認真落實市政府辦《關于工傷保險實行市級統籌的通知》精神,堅持實行“六統一”、“七審核”、“三監督”,工傷保險市級統籌管理工作順利推進。一是完善市級統籌政策體系。經過深入調研論證,3月份,我們提請市勞動保障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全市工傷保險征繳管理、事故調查、待遇支出、基金支出項目管理等進行了進一步明確、規范。根據市級統籌兩個綜合性文件規定,為確保市級統籌經辦工作職責明確、程序規范,今年來,市工傷保險處先后下發了《關于加強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征繳業務管理的通知》、《關于加強工傷保險待遇審核管理的通知》。上述文件的頒發,標志性著我市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從管理層面到操作層面的政策體系已日益完善。二是加強區縣征繳管理。按照工傷保險基金征繳“全市統一管理、分級征收”的原則,今年來,我們對縣市區工傷保險參保登記、人員異動、繳費基數、費率浮動等工作程序進行了規范管理。對縣市區XX年度工傷保險征繳方案進行了嚴格審核,確保了全市工傷保險征繳工作“政策一致、標準一致、基數一致”。三是加強區縣待遇支付管理。今年來,市工傷保險處對各縣市區一次性待遇、長期待遇及大額醫療費用給付、輔助器具配置與康復治療等進行了全面審核、規范,確保了全市范圍內工傷職工待遇標準統一,工傷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四是加強市級儲備金調劑管理工作。今年來,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市級儲備金調劑管理機制,1-5月,全市按規定征收市級儲備金79萬元,申請省級儲備金280萬元,已為5個縣市區撥付市級儲備金135萬元。4月份,市工傷保險處組織對部分縣市區市級儲備金支付使用情況進行了跟蹤審核,目前,市級儲備金滾存結余180萬元。
(三)基金監管工作嚴格規范。一是嚴格規范基金部分支出項目管理。完善了縣市區四項費用使用預算審核制度,加強了對縣市區四項費用使用的監督管理,上半年,責成3個縣市區糾正了四個項目支付使用中存在的不規范行為。二是規范內控管理。今年來,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為迎接省廳“社保基金專項治理年”活動檢查,切實搞好自查自糾,努力完善基金管理,修訂完善了內控管理制度。完善了重大工傷事故待遇給付和廉政雙責制度、基金預警制度、一事兩崗兩審等制度,為開展基金專項治理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組織開展基金反欺詐活動。上半年,全市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以開展“社保基金專項治理年”活動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了工傷保險基金“反欺詐”活動。市本級成立了工傷保險基金反欺詐活動領導班子,在常德圖文頻道開辟了工傷保險基金反欺詐活動宣傳專欄,向社會公布了反欺詐有獎舉報活動辦法及舉報電話,全面接受社會監督,嚴厲打擊騙取基金行為。為確保反欺詐活動落到實處,市處由主要領導帶隊深入金龍電機等 12家單位,對參保人數、繳費基數、工傷事故、待遇給付等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并對各縣市區專項治理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抽查。通過反欺詐和專項治理活動, 全市核查出虛報瞞報參保人數基數單位5家,累計瞞報基數300多萬元,核查假冒工傷事故3起,挽回基金損失10萬元,市本級對一家嚴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瞞報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基數、侵害工傷職工利益的企業已提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處理。
(四)協議醫療管理日益加強。一是修訂完善了工傷醫療服務協議。今年2月,市工傷保險處召開了市直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座談會,雙方就工傷保險醫療服務協議相關條款修改交換了意見,將門診掛賬管理、住院藥占比、醫療與康復的銜接、住院時間限制、特檢特治陽性率等內容納入了協議條款。二是加強協議醫療機構監管。年初,下發了協議醫療管理情況通報,修改完善了《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綜合考核辦法》,評選出3家XX年度先進協議醫療機構,在全市工傷保險工作會議上進行了表彰。加強了工傷醫療服務的監督管理,通過檢查,對市本級3家醫療機構下發《工傷保險醫療服務協議履行情況告知通知》要求限期糾正在特檢特治、藥品使用、票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依法終止了2 家服務欠規范機構的醫療服務協議,促進了我市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三是加強了對區縣工傷醫療服務的監督管理。建立了縣市區協議醫療機構確定、輔助器具配置、康復治療和轉外轉診統一管理制度。加強了縣市區大額醫療待遇的支付管理,上半年,累計審核縣市區大額醫療待遇150萬元,通過審核,剔出不予支付醫療費用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