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遺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時間:2022-01-28 09:30:01 褒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道不拾遺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戰國策·秦策一》:“道不拾遺,民不妄取。”

            典故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戰國策·秦策一》:“道不拾遺,民不妄取。”

            近義詞

            路不拾遺

            反義詞

            打家劫舍

            英文翻譯

            Passersby do not touch others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成語舉例:人人稱贊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風氣。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緊縮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辨形:拾,不能寫作“失”;遺,不能寫作“遣”。

            成語謎面:路有凍死骨

            成語故事

            商鞅,原名衛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時任秦國的宰相,因功勞顯赫而封賜商地十五邑,故稱商鞅。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廢除了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

            他堅決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對國家有功,就應該予以獎勵。他鼓勵耕織,生產多的可免去徭役,他認為,貴族世襲的制度應該廢除,應當按軍功的大小給予不同的爵位等級,執法應該嚴明,不講私情,以法為準。商鞅的變法遭到了貴族勢力的反對,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變法很快就推行開了。

            一年以后,由于商鞅積極地推行變法,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軍隊紀律嚴明,民風也變得純樸起來,人們不隨意拿取,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秦國一天天強大了起來,別的諸侯都對秦國心存畏懼。

          【道不拾遺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相關文章:

          持之以恒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1-30

          傷心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1-30

          煽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8-06

          犀利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8-06

          妞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8-06

          逗比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08-06

          憧憬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1-30

          狹隘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1-30

          誠懇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8-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玖玖资源免费国产在线 | 亚洲影院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