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成語故事出處

          時間:2021-08-07 20:50:08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百聞不如一見成語故事出處

            聞不如一見這個成語故事出自《漢書·趙充國傳》。百:多;聞:聽見。

          百聞不如一見成語故事出處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今甘肅天水西南)人。他很熟悉漢初西北疆的匈奴和西羌族的情況,武帝、昭帝時,率軍反擊匈奴貴族的攻擾,勇敢善戰,任后將軍。宣帝即位后,封為營平侯。

            公元63年西北羌族各部落奴隸主頭子會盟,聯合發兵進攻漢朝。宣帝先派光祿大夫義渠、安國(義渠,部族名,當作姓用;安國,名)去征討,結果被打得大敗,一口氣逃到今居(今甘肅平涼西北),再派人向朝廷討救兵。

            漢宣帝經過與大臣商量,覺得在將軍中只有趙充國最熟悉西羌的情況,可是他已經七十六歲了,還能出征打仗嗎?于是便派御史大夫丙吉去征求趙充國的意見,看這次出征派誰去最好。趙充國自告奮勇地說:“要平定西羌,我這個老頭子就適合。”

            宣帝同意了,便問他:“老將軍這次出征,你準備帶多少人馬,怎樣去征服西羌?”

            趙充國回答說:“百聞不如一見。兵難喻(音yú 于)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意思是說:聽說百遍不如親自去看一看。打仗用兵,很難在遙遠的地方作出估計。我到了金城,偵察了解了情況后,才能夠制訂出作戰的計劃。

            趙充國到了金城,西羌人天天都來挑戰。趙充國吩咐將士們堅守營地,不許出戰。經過充分的了解后,趙充國就先后四次上書宣帝,報告了自己征服西羌準備采取兩種辦法:一是屯田防守,一是著重勸化。對不聽勸化的頑固頭子,就抓住時機狠狠打擊。前三次上書,漢宣帝召集群臣研究,都沒有得到完全的贊同,并指責趙充國遲遲不進兵,催促他發兵進攻。后來,漢宣帝經過再三思考,又覺得趙充國講的確有些道理,就把派去征討的各路騎兵撤回來,只留下趙充國在那里屯田防守,開展各種工作,主要用教育、勸化的辦法,去征服西羌。這么一來,果然很有效,西羌那邊很快就安定下來了。

            后來,人們便把“百聞不如一見”引申為成語,用來比喻即便聽人說一百遍,也不如親自看一看,了解情況處理問題要多作實地調查研究。

          【百聞不如一見成語故事出處】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出處12-12

          乘人之危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9-22

          杯弓蛇影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9-22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及出處12-25

          居安思危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9-22

          螳臂當車的成語故事及出處10-21

          探囊取物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9-22

          亡羊補牢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9-22

          笑比河清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9-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天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色另类 | 在线视频免播放器a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