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寫給老子的一封信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書信打過交道吧,書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達意見、傳遞信息、互通情況的工具之一。你知道書信要怎么寫才正確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給老子的一封信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給老子的一封信作文 1
尊敬的老子:
您好!
我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一名學生,愛好是讀古書,諸子中又猶以您為最愛。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我知道您是一名圣人,您就如同孔夫子所說,“如天上蛟龍,深不可測,遙不可及”。作為您的一名讀者,我對您的著作尚有諸多不解之處,在此,特以弟子之禮向您發問。
您說過,“道如水也,水利萬物而不爭,道化眾人而不為”,又說過“道之為物,唯恍唯惚,乃不知其所在”。您將“道”說得是如此的具體,又將“道”說得是如此的飄緲,我想問,何為“道”?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您說“道無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不知其名。強曰之為道”,這么說,連您也不知那“道”的本質嗎?您曾闡述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之;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道。”似懂非懂之下,聆聽您那天地間的至理,又想對您發問,您聞道后,洗耳忘情,那您聞的是何道?忘的是何情?難道您真的隔絕眾緣了嗎?可您不是也說過,“蕓蕓眾生,生乎于地,歸于地”嗎?既然您認為萬物都出于一源,緣起緣滅正如那花開花落,眾生之間皆有那斬不斷的細絲互為聯系,那您真的已經隔絕眾緣,洗耳忘情,獨自一人成圣了嗎?您真的超脫于世間,任那眾生在苦海中沉浮,不得解脫嗎?您真的獨上高樓,君臨萬物,觀那世間歷盡滄桑嗎?
不!您沒有!我知道昔日您為了平息諸國之間的紛爭,如夫子一樣游列諸國,可您所說的太超然了,居然要諸侯棄盡一切,無為而治,回歸自然——您依舊是黯然離歸,重回您那茅屋之中,可您依舊未曾放棄。昔日您傳尹喜《道德經》,讓他弘揚光大,渡化眾生,您一人騎牛西去,不知所蹤,您放不下,您不愿那生靈涂炭,您知道自己也屬于那眾生之中,無論走得多遠,依舊也需回歸,那您究竟忘的是何情?聞的是何道?真可謂是“道可道,非常道”,一陣云霧又浮在我的眼角。
寫于此時,稍頓了頓筆,不禁回想起楚狂按輿的'昔日高歌:“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楚狂接輿是用鳳來比孔子,他說鳳啊!鳳啊!你運氣不好,怎么那么倒霉,到這個衰世來。他還哀嘆:“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而您,也站在那最高的山頭之上,曾曰:“祝現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您的痕跡像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一端系在我的腳下,然而真正去尋覓之時,卻又一無所蹤。您如同太陽,兩極之至,飄緲無蹤,卻又無所不在,驀然回首間,你站在那燈火之中,那雙極具洞察力的止光一掃而過,殊不知您站于我的身側,我愿與您一同西去,感悟生之行休。
尊敬的老子,我真的想請教您:“您聞的是何道?忘的是何情?”
此致
以弟子之禮向您再拜!
您的讀者×××
寫給老子的一封信作文 2
敬啟者 老子先生:
函書穿越兩千年的煙靄,抵達函谷關外的青牛,您衣袂間草木的清香似乎仍在天地間流轉。當代人提筆向您訴說,恍若站在星空下與銀河對話——那些鐫刻在竹簡上的箴言,早已化作星子,照亮人類永恒的歸途。
先生當知,今日之世,鐵甲巨獸在曠野奔突,鐵鳥撕裂云層,人們用指尖觸碰虛空便能對話萬里之外。但鋼鐵的森林里,困著無數干涸的.靈魂:孩童在補習班夜以繼日地計算著未來的砝碼,青年在格子間重復著數字與代碼的獻祭,老者守著空巢數著藥片等待黃昏。他們像您筆下的"有舟車之所共載",卻遺失了"行無轍跡"的逍遙。
曾有人問我:若您在今世重生,當如何解救這困局?我想,您或許會在社交媒體發布一則箴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提醒世人科技愈昌明,愈需守護心性中的"赤子"。您或許會在直播間舉起一杯渾水,待泥沙沉淀后說:"致虛極,守靜篤",教人懂得沉淀比追逐更重要。您甚至可能開講《道德經》播客,用"上善若水"治愈現代人的焦慮,讓七任CEO在聽完后辭去職務,去終南山種一片竹子。
這個時代的悖論在于: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無為",卻比任何時候都更難以"無不為"。當算法將人生切割成精準的數據流,當成功學把生命壓縮成KPI曲線,那個騎青牛出關的身影,反而成了最先鋒的叛逆者。您教我們"知止不殆",可當代人踩著剎不住的車輪,早已忘記目的地為何。
先生,函谷關的月光依舊照著紫氣東來的路。當我們在量子計算機里尋找"道"的軌跡,在基因序列中窺探"玄之又玄"的奧秘時,恍惚聽見您說:"道法自然"。原來您早將答案藏在春風化雨里,藏在嬰孩初睜的眼眸中,藏在每個不曾被科技異化的清晨。
此致
叩問天道
敬上
后世晚學 謹拜
寫給老子的一封信作文 3
道祖在上:
今夜,我站在城市之巔的玻璃幕墻前寫信。腳下是永不熄滅的霓虹,頭頂是被光污染模糊的銀河。忽然想起您當年在周王室守藏室研讀上古星圖時,可曾預見過這樣的光景?那些被您稱為"盜夸"的諸侯們,若穿越至此,怕是要對著智能手機頂禮膜拜。
最近常思考:您的"無為"在這個時代是否已失去土壤?當生存競爭變成算法博弈,當人際關系異化為數據流量,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為而弗恃"的智慧。但年輕人捧著《道德經》速記手冊,卻只是為了在商戰中取勝;企業家在辦公室懸掛"上善若水",轉身卻在股東大會宣揚狼性文化。這何嘗不是"大道廢,有仁義"的現代注腳?
有個年輕人令我動容。他放棄投行工作,在終南山搭了間草廬,每日誦讀《道德經》八十一章。不是避世,而是用您的思想重構生命操作系統。他說:"當城市教我如何成功時,老子教我如何存在。"這話讓我想起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的妙喻——真正的生命,不在于填充什么,而在于留出呼吸的空間。
最近重讀《莊子》,在"渾沌之死"的'故事里突然明白:世人對您最大的誤解,是試圖把"道"拆解成成功學的零件。就像用手術刀肢解蝴蝶,卻想尋找飛翔的基因。您留下的五千言,不是操作手冊,而是讓心靈長出翅膀的寓言。當我們停止在字句間尋找標準答案,那些文字才真正活成溪水,在生命里汩汩流淌。
此刻,遠處的霓虹仍在不知疲倦地閃爍,但我的書案上,一盞青燈正模仿著兩千年前您竹簡上的微光。或許文明迭代如流水,但人性深處對"清虛自守"的渴望,始終如深谷幽蘭。先生,您的青牛蹄印,早已化作人類精神的北斗。
此致
靜候天籟
晚學 頓首
【寫給老子的一封信作文】相關文章:
老子簡介10-26
歷史典故:老子出世02-05
老子讀書筆記08-10
寫給爺爺的一封信作文06-29
寫給祖國的一封信作文07-12
寫給爸爸的一封信的作文09-19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作文01-24
寫給父親的一封信作文07-01
【精選】寫給爸爸的一封信的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