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7最新《拿來主義》教案

          7最新《拿來主義》教案

          時間:2024-07-13 05:44:40

          7最新《拿來主義》教案

          7最新《拿來主義》教案

          7最新《拿來主義》教案

            【定位】

            比喻論證等論證藝術,魯迅雜文語言犀利、幽默的特點。語文實踐、探究側重于理解什么是“拿來主義”和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并能運用文中觀點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本單元由一篇雜文、兩篇散文和一篇悼詞組成。背景距離學生較遠,內容隱晦,思想感情含蓄委婉。教學應引導學生對語言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揣摩,進而理解課文。

            【切入】

            1.怎樣走近魯迅和這篇雜文?

            課前布置:對于魯迅,你了解多少呢?簡要為我們介紹;初中階段我們已經學習了他不少文章,你能分類列舉一些嗎?因魯迅先生的雜文有很強的針對性,結合這幾個問題再介紹有關背景,以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怎樣走近“拿來主義”?

            (1)由課外閱讀引入課文,激發學習興趣。同學們課外閱讀興趣很濃,閱讀范圍比較廣,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我們在接觸的時候,采取怎樣的態度才是正確的呢?

            (2)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外的科學、文化、藝術、生活習慣等等也隨之大量介入,我們應采取怎樣的態度和方法才是正確的呢?

            【探究】

            1.學生讀了標題之后思考三個問題:什么是“拿來主義”?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怎么“拿來”?

            先讓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解決問題。點撥并讓學生揣摩第7段“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拿來”一句話的含義。

            2.讓學生想一想“大宅子”“魚翅”“一”“煙槍和煙燈”“姨太太”分別指什么事物。

            這幾個問題是難點,讓學生閱讀、討論、交流,教師特別點撥“一”“煙槍和煙燈”的含義及其比喻意義,還要想想這些事物與什么樣的文化遺產有何相似之處。

            3.對待“大宅子”的態度有幾種?課文中哪些句子表現作者的這種主張?揣摩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

            明確:孱頭,害怕繼承,拒絕借鑒,逃避主義;昏蛋,盲目排斥,虛無主義;廢物,崇洋一,全盤西化,投降主義;拿來主義者,“拿來”!

            4.在探究中進一步明確“拿來主義”者對待這些事物的態度。

            (1)對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魚翅”——吸收;(2)對文化遺產中精華、糟粕互見的部分“一”——批判地吸收;(3)對文化遺產中的舊形式“煙槍和煙燈”——留一點作歷史的反面教材,絕大多數應當清除;(4)對文化遺產中的糟粕“姨太太”——堅決拋棄。

            以上幾個問題的探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重在揣摩語言,讓學生慢慢比較、辨析、品味、理解,教學不可操之過急。

            5.作者為什么主張要實行“拿來主義”,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魯迅的雜文像匕首”,結合這一問題,讓學生看他的“匕首”是怎樣一步一步扎進敵人心臟的,也是對“破”的論證藝術的理解。重在形象地理解,不死扣字眼。

            (1)讓學生明確思路:先揭露“送去主義”的危害來批判“送去主義”,再揭示“送來”產生的禍患,說明“拿來”的必要。

            (2)抓住第1段讓學生分析:作者是怎樣批判“送去主義”的?

            (3)重讀3、4兩段,想想一味“送”去究竟有什么壞處?

            (4)說說“拋來”“拋給”“送來”各指什么意思,和“拿來”有什么區別。

            6.怎么“拿來”?閱讀第10段,想一想這段的五句話分別能回答什么問題?

            明確:(1)我們究竟應當怎樣對待文化遺產呢?(2)怎樣“拿來”?(3)“拿來”有何意義?(4)怎樣才能做到“拿來”?(5)實行“拿來主義”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再讓學生理解本段對全文的作用。

            7.本文闡明對待文化遺產批判繼承的正確態度,并沒有枯燥地講述理論,寫得輕松活潑,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這樣的效果呢?

            閱讀第8、9兩段,明確在這里用了比喻論證。再理解全文運用了類比論證(第3段)和對比論證(第8、9段)的作用和效果。

            8.體會本文語言特點。

            重在對有諷刺、幽默、反語等特點的語言的深層含義理解和情感體味。如“進步”是反語,表現了作者對“送去主義”的嘲諷。“大師”“捧著”“幾張”“一路掛過去”“發揚國光”“傳道”等都表現出嘲諷的感情。聯系第1段的內容應理解第3段的“豐富”“大度”“不算壞事情”是對“送去主義”的諷刺等。

            【拓展】

            想一想,議一議,辯一辯。

            1.有人說“開卷有益”,也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對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書籍,運用今天所學的觀點,談一談你準備怎樣閱讀。

            2.“拿來主義”的思想意義深遠,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比如,生活中我們交朋友,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請用“拿來主義”的觀點談一談我們應怎樣結交朋友。

            3.辯論會:辯題為“上網對中學生成長有益”和“上網對中學生成長有害”。

            【實踐要點】

            1.理解“拿來主義”,培養思維能力。

            題目是引導讀者理解作品的一把“鑰匙”,運用這一“鑰匙”才能“打開”理解作品的“大門”,讓學生分析清作者反對什么,主張什么。全文采用了如剝筍般逐層深入的方法,至于分析問題,采用逐層排除法,即先排除“送去主義”,再排除“送來”,又排除“拿來”時的三種錯誤做法,最后推出唯一正確的做法是“拿來主義”的態度,就使人無可辯駁。讓學生理清思路,才能理解課文。

            2.揣摩語言,借鑒智慧。

            魯迅的雜文是“嘻笑怒罵皆成文章”。本文語言犀利、幽默。犀利,是三言兩語,甚至一句話、一個字就能深刻揭示出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幽默,是敏銳、機智和含蓄、委婉的結合物,使文章在論辯中還顯示出從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風度。文章題目大,道理深,卻能以小喻大,深入淺出,既令人信服,又使人受到感染,這都是幽默的力量。這些都來自對事物敏銳深刻的觀察和思考,來自對敵人和舊事物的憎惡痛恨。我們應當透過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更深刻地理解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和智慧。教學要善于舉現實事例,形象地引導學生認真體會,反復揣摩語言的意味,并貫穿在教學過程之中,不要糾纏在特點的歸納上。

            3.“拿來主義”的現實意義。

            學習“拿來主義”,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課文,更重要的是啟發思路,借鑒智慧,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處世”等。教學要由課堂走向課外,學以致用,由本文所提倡的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聯系改革開放大潮中的許多實際問題和學生的學習、做人、做事等,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辯一辯。課堂要呈開放性,避免枯燥艱澀的說教,一洗沉悶之氣。

          【7最新《拿來主義》教案】相關文章:

          《拿來主義》優秀教案(通用10篇)02-24

          《拿來主義》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6

          最新《風雨》教案11篇04-25

          最新《毛主席在花山》教案設計03-19

          《蠟燭的變化》教案(精選7篇)09-30

          《公輸》最新教案設計(通用10篇)12-16

          關于廉潔教育教案(精選7篇)04-25

          水的游戲大班教案(精選7篇)03-19

          《減法的初步認識》的教案(精選7篇)10-12

          魯迅《拿來主義》讀后感(通用11篇)12-20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宗合 |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在线不卡日本v2019 | 欧美中文字高清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