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實踐情況和反思

          時間:2021-06-28 11:11:4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實踐情況和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最后一課時是一節實踐活動課,主要探討相同的正方體拼成的大長方體表面積的變化規律。這一課如何去教,備課組的老師曾在一起進行了初步研討,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這一內容考試會考什么,學生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什么,采取怎樣的策略防止學生少出差錯,等等。顯然,僅僅著眼于幫助學生應付考試的觀念是狹隘的,教學時應更關注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因此,在教材最后一部分“拼拼說說”的環節,我是這樣組織教學的。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實踐情況和反思

            [片段一]

            師:用6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可以拼成幾種不同的長方體?在拼成的長方體中,哪一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小?為什么?

            書上原來的問題是“哪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大?大多少?”只要求學生通過簡單地數一數減少的面,計算拼成的長方體表面積。而我把問題改成“哪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小?為什么?”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探索,體積一定時,物體表面積的變化規律。

            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很快發現有兩種不同的拼法。第一種拼法減少了10個小正方形的面,第二種拼法減少了14個小正方形的面,所以第二種拼法得到的長方體表面積小。

            師:大家通過數減少的面,確定誰的表面積小當然是可以的。能否通過簡單的操作來說明第二種拼法的表面積比第一種小呢?

            學生一時茫然。

            師:(進一步引導)你們能否在第一種拼法的基礎上,稍作變動,將它轉化成第二種拼法呢?

            各組學生完成了如下操作:

            師:從剛才的操作過程中,長方體的表面積增加了哪一部分,又減少了哪一部分?你們能發現嗎?

            學生很快發現,當把第一種拼法分成兩部分時,長方體增加了2個小正方形面,再把兩部分拼在一起時,又減少了6個小正方形面,所以第二種拼法表面積小。

            很多學生都認為這種方法簡單,但就在這時,一個男生站了起來:“老師,你的要求是不能數,剛才我們比較的時候還不是數了嗎?”

            是啊,這是我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我靈機一動,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隱去了小正方體的示意圖:

            通過示意圖很容易發現增加的.兩個面比較小,而減少的兩個面卻要大得多。

            [片段二]

            (按教材要求,教學內容已基本完成,以下是我對教材的進一步開發與嘗試。)

            師:如果用8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有幾種拼法?拼成怎樣的長方體表面積最小?

            學生很快通過操作發現有以下三種拼法,其中第三種拼法的表面積最小。

            師:如果用12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有幾種拼法?拼成怎樣的長方體表面積最小?

            學生擺出了以下四種拼法,第四種拼法的表面積最小。

            師:如果用16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拼成怎樣的長方體表面積最小?

            ……

            師:從前面的四次操作中,怎樣拼得的長方體表面積最大?怎樣拼得的長方體表面積最小?

            學生的討論異常熱烈,并很快發現拼成一長排,表面積最大,但對表面積最小的拼法表述卻各不一樣。

            生1:表面積最小,就要盡可能地多擺幾層。

            大部分學生同意該生的意見,教師隨接以12個小正方體為例,把圖中的第二種拼法豎起來。

            師:這個長方體共有6層,你能說它的表面積比3層(第四種拼法)的長方體表面積小嗎?

            生1很快補充:這種不能算真正的6層,如果把它推倒,只能算是一層2排。

            師:那你的意思應該怎樣表述更為準確呢?

            生2:擺成的長方體既不能是一排,也不能是一層。

            師:你的意思是說擺成的長方體,在高度上不能只有一層,在寬度上也不能只有一排,長、寬、高三個方向上要兼顧對嗎?

            學生普遍同意這樣的表述。

            師:同學們,你們分析得很好。大家不妨再來仔細觀察剛才三種表面積最小的長方體的拼法,它們在形狀上有什么特征?

            生3:我認為如果能拼成一個大正方體,就一定要拼成正方體,如果不能拼成大正方體,那么就盡可能地把它們拼成近似于正方體的形狀。

            師:你的發現太深刻了!但老師還有一個問題,什么樣的長方體才叫盡可能地接近正方體呢?

            生:就是拼成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要盡可能地接近。

            生4:老師,我還發現,用小正方體拼長方體,與我們五年級時學的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有相似的地方,也就是拼得的圖形越接近正方形,它的周長就越小。而這里是拼的形體越接近正方體,它的表面積就越小。

            師:當然不要忘記前提條件,那就是小正方體的個數或小正方形的個數同樣多。是嗎?

            [片段三]

            (片段二教學結束,應該說已經很好地完成了我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我認為還可以進一步將表面積的變化規律進行簡單的拓展。)

            師:老師這里有一桶沙子,它是由許多小沙粒組成的,每個小沙粒也有體積,我們把這些沙子堆成怎樣的形體,它的表面積最小?堆成怎樣的形體,它的表面積最大?

            學生一致認為把它堆成正方體的沙堆,它的表面積最小,而把這個沙堆平鋪在地面上,鋪得越薄,它的表面積就越大。

            師:你們的想法很好!不過老師還要告訴你們,如果把它堆成一個球,它的表面積比正方體還要小。教室里一下子安靜了一來,學生似乎都陷入了沉思。

            師:冬天小狗、小貓在睡覺時總喜歡把身體蜷縮成一團,這是為什么?

            生:這樣可以更暖和。

            師:為什么蜷縮成一團睡覺就更暖和呢?能否聯系我們今天學的表面積變化規律想一想?

            生:蜷縮成一團,身體更接近于一個球體,表面積最小,所以熱量不容易散發出去。

            因為對教材內容做了適當拓展,因此,我比其他教師多用了一課時才完成了教學。這一課時對學生應付考試或許沒有直接的作用,但我認為是值得的。因為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適度拓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了富有數學內涵的規律。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過程,初步體驗了從簡單的數學現象出發探索一般數學規律的方法。應該說,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數學的奇妙,會發現數學的樂趣。他們一定驚訝于小狗、小貓居然也“精通”數學!其實教材中像這樣好的學習素材并不缺少,缺少的只是我們發現的眼睛!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實踐情況和反思】相關文章: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反思01-09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反思05-21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反思07-02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反思05-21

          關于《表面積的變化》的教學反思11-11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反思范文11-12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反思范文11-19

          《表面積的變化》教學片段及反思08-05

          《圓柱的認識和表面積》教學反思11-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精品精久久综合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五月六月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