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2-09-28 12:39:5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通用8篇)

            引導語: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通用8篇)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的好習慣,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

            能力:了解并關注家鄉的生態環境,初步學會開展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

            知識:認識到地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六年級學生通過低年級相同主題內容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已經能從自己的親身感受中,看到環境與生活的關系,對環境問題有一定的關注意識,抱有能在好的環境中生活的愿望。但是由于生活范圍的狹小,生活圈的閉塞,他們對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得環境問題還缺乏了解與認識,更不懂得從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問題。本課的教學要達到的就是讓學生從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形成對全球環境的憂患意識,并能實踐之于日常行動中。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悅之余,又讓人想到了悲傷之處,那就是環境的日益惡化。城市如此,農村亦是如此。如今,在農村廣袤的土地上,也在發生著讓人憂心的變化。工廠建起來了,但是,排出的污水使河水變渾了,排出的濃煙使天空變灰了;漂亮的房子建起來了,但是耕地被占用了。經濟發展了,但是化肥農藥的使用讓土地鹽堿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思想讓人們亂砍亂伐,過度開發,造成森林資源在減少,土地沙漠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學生們正悄然經歷著這些變化。

            因此,本課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地球、關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有感悟、有啟發,教師就要從生活中入手,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學習“地球的奉獻”,從生存環境、資源、空間等方面展開,讓學生認識到地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學習“我們唯一的家園”,從比較的角度,讓學生認識到地球是唯一的家園,懂得地球對人類的生存十分重要。學習“重負的大地”,從人口、資源、環境這三大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用數據來說明,用實例打動人,讓學生認識到這些嚴重的環境問題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會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通過搜集和調查家鄉的環境問題,讓學生了解資源污染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和危害,讓學生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初步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保護好我們共同生活的空間——地球。

            教學重點

            培養熱愛地球、關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概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搜集關于“人口”、“環境”、“資源”現狀的相關資料;制作;了解本地的環境現狀、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概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分小組搜集有關“人口”、“環境”、“資源”現狀的相關資料。分小組通過看、聽、問、查等多種方法和途徑調查了解本地的環境現狀、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完成話題“地球的奉獻”“我們唯一的家園”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完成話題“重負的大地”“我們家鄉的環境”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

            活動一 地球變擠了

            1.研討活動:閱讀教材中的漫畫,思考并交流:

            (1)漫畫中有些什么?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幅漫畫時,你有什么感受?

            (2)漫畫的主題是什么?漫畫中表現的問題是什么?請為漫畫取一個名字。

            (3)憑借你的想象,給漫畫中的“地球”和“人”各配上一句臺詞,并加以解釋。

            2.[播放視頻:地球變擠了]

            引導學生圍繞情境進行討論:世界總人口和中國人口現狀如何?人口增長過快造成了哪些社會問題?(板書:重負的大地 擁擠——人口增長過快)

            【設計意圖:感受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活動二 地球變窮了

            [播放視頻:貧瘠的地球]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自然資源日益減少,會給人類帶來什么后果?是什么原因使地球變“窮”了?

            小結:在這唯一的地球上,資源是有限的。森林被破壞、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人類的生存將受到嚴重影響。(板書:貧瘠——資源日益匱乏)

            【設計意圖:了解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的原因及其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后果,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活動三 地球變臟了

            1.[出示圖片:骯臟的地球]

            引導學生圍繞情境進行討論: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談談當前環境受污染的狀況、原因及其后果。讓學生感受到空氣越來越污濁、河水越來越臭、大地越來越臟,認識到酸雨的形成、河水的污染、土地的破壞正是人類自己的“杰作”。(板書:骯臟——環境嚴重破壞)

            2.[展示圖片:調查報告]

            引導學生結合呈現的資料,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說說本地當前環境受污染的現狀、原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我們的建議與行動,并將好的建議提供給有關部門。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培養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

            活動四 地球與人類的對話

            1.開展人地之間的對話活動,讓碧水藍天重返我們的生活。全班分為兩大組,分別代表人類和地球互相給對方寫信。

            2.閱讀教材中活動天地板塊的小資料,了解世界環保節日。

            (1)說一說設立這些節日的目的以及今年這些環境節日的主題。

            (2)為其中的某個節日設計一個主題,并說明含義。

            【設計意圖:了解地球母親的痛苦及人類生存環境惡化的程度;人類已認識到環境破壞的嚴重性及其后果,正在為此采取積極的措施。】

            板書設計

            重負的大地

            擁擠——人口增長過快

            貧瘠——資源日益匱乏

            骯臟——環境嚴重破壞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學生要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3.學會本課生字、生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學完課文,談體會,學寫讀后感。

            教學重點

            按一定的順序寫:即學習時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增強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2.指導學生認真寫好讀后感。

            教學時間

            2課時。

            學程導引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 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你了解多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

            二、教師范讀課文

            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向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學生可簡單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讀課文,認讀10個生字,要讀準字音。

            2.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遨游璀璨(這兩個詞要讀準字音。)

            裹著渺小 礦物 恩賜 慷慨 貢獻濫用 威脅目睹

            以上9個詞語要求不但會讀,還要會寫。

            2.指出難寫的字:

            裹濫 脅(注意讓學生練習、當堂記憶。)

            3.讓學生說說自己查出生詞的意思。

            五、學生再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想想每一個自然段都寫的什么內容。

            3.根據自然段的內容給課文分成兩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據分段情況,說一說課文先講了什么?又講了什么?(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先記敘了地球的特點和人類對它的破壞,接著又講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之后,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我們要保護地球。)

            5.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3.找找有關地球的材料。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從整體入手

            1.課文共分幾段,為什么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從整體認識課文后,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學課文。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注意,講到此問題時要給予解決。)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己讀1~2自然段。

            思考:從課文中你了解到關于地球的什么知識。通過具體的詞句談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大陸面積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數字表明了什么。

            人類的活動范圍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認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類活動的范圍也很有限。

            2.練習朗讀,體會地球并不大的含義。

            3.默讀課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點?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請同學們在默讀的過程中、圈畫出重點句、關鍵詞語,然后談自己的理解。說話時要按課文的先后順序。)

            (2)指導學生從這幾方面考慮:

            地球的特點: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礦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這些自然資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課文從以下幾方面講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a.不加節制地開采地球上的礦產資源,資源會越來越少。

            b.重點理解這兩句話,指導學生多讀多體會。投影。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就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還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看法,使學生認識到破壞地球、破壞自然,會帶來災難。如果這樣繼續下去,人類將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第三課時

            練習課

            一、仿照例子寫句字。

            1、我們要精心的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反對……反對……

            2、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地球上的礦物雖然........,但是.......

            二、選詞填空

            壯觀 壯麗 壯麗

            1、江面上,波瀾 ( )。

            2、祖國山河十分( )。

            3、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是那樣的美麗( ),和藹可親。

            毀壞 毀滅

            1、恐龍遭到了( )性的災難。

            2、人們隨意( )自然資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三、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

            1、地球上的自然資源( )上帝的恩賜,( )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

            2、( )不加節制的開采,地球上的資源( )會越來越少。

            3、在 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設想( )實現了,( )是遙遠的事情。

            四、剩余的時間,自由做練習。

            五、作業。

            協議篇關于環境保護的文章。題目自擬。資料提供者: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6年級上冊第4單元《只有一個地球》。

            二、文本解讀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瑞典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采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課文的表達有何特色呢?

            (一)層次分明,脈絡清晰

            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采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后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第二個適合生存的星球上;最后告訴讀者: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二)表達手法多種多樣

            課文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科學地介紹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識,有力地說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課文用詞嚴謹、表達生動,多處采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全文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啟迪讀者的思想。

            1.列數據,說明地球不大──地球“是一個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準確的數據表明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人類活動的范圍就很小很小了”,也暗示我們要關愛地球。

            2.舉例子,說明形成漫長──“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這說明礦物資源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必須有節制地開采。“不錯,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這些設想能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科學家提出建造移民基地的設想,這也是無法實現的事情。

            3.打比方,說明地球重要──“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說明了地球孕育了人類和萬物,闡明了地球與人類及其萬物生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離不開地球。

            4.作比較,表明地球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葉扁舟一般微小,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范圍是非常有限的。這說明了地球對于人類而言是多么的珍貴,人類應該珍惜和保護地球。

            5.引資料,增強表達效果──“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這句話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證實了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因此,保護地球,責無旁貸。“40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了范圍之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

            6.擬人,突出地球無私──“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這突出了大地母親以博大的胸懷,無私地哺育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文既要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更要理解“本來、至少”等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聚焦模樣,感受地球“美麗可愛”

            師:地球是一個怎樣的球體,跟人類有怎樣的關系呢?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師:讀第一句話,從哪里看出地球美麗可愛?(抓住“晶瑩”、裹著“水藍色‘紗衣’”去體會。)

            師:第二句話有怎樣的內涵?采用了什么表達手法?

            A.運用比喻寫法,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B.先理解“母親”和“搖籃”的本義,再體會作者為什么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語段。(傳達出對地球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二)內聯外拓,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1.聚焦地球“渺小”,體會“只有一個地球”。

            師:盡管地球如此美麗可愛,但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卻“只有一個地球”,而且非常“渺小”。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

            “渺小”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地球是渺小的”?(關注具體數據和“一葉扁舟”,抓住兩個“只有”,感悟地球的“渺小”。)

            師:請看一組數據,想一想,你從中能讀出什么呢?

            地球的半徑:6300多千米。

            地球的表面積:大約5.1億平方千米。

            地球海洋面積:3.621億平方千米。

            地球陸地面積:1.479億平方千米。

            地球可供人類居住的面積:約0.8億平方千米。

            2013年1月4日全世界人口:70.57億人。

            師:誦讀課文片段,探究采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地球是渺小的”?

            【設計意圖】聚焦“渺小”,感悟“只有一個地球”,體會作者運用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2.聚焦“資源有限”,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師: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那么人類又是怎樣對待這些資源的呢?

            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1)何謂“恩賜”?為何不是“上帝的恩賜”?(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礦物資源,說明形成的時間漫長,來之不易,應該珍惜。)

            (2)聚焦地球的“無私”與“慷慨”:聯系實際說一說地球為人類提供了哪些礦產資源?

            (3)說說人們是怎樣“不加節制”地開采這些有限的礦產資源的。

            (4)結合礦產資源形成的時間漫長,來理解“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5)放飛想象,地球上資源枯竭后可能出現怎樣的情景?

            師:誦讀課文片段,探究說說作者采用了哪些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聚焦不是上帝的“恩賜”,地球的“無私”與“慷慨”,體會作者運用舉例子、擬人等表達方法。

            師: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我們人類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那么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可再生資源的呢?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1)誦讀課文語段,想一想,去掉“本來”一詞行嗎?(“本來”就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準確地表明可再生資源已經遭受破壞,強調了“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在的不可再生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

            (2)結合生活實例,說說人們是怎樣“隨意毀壞”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的?(生活廢水、工業廢水不經處理隨意排放;亂砍濫伐樹木;任意捕殺野生動物;生態環境被破壞,物種滅絕或瀕臨滅絕;工業廢氣、煙塵隨意排放,形成酸雨;臭氧層被破壞等。)

            (3)聯系實際說說人們是怎樣“濫用化學品”的?(農業生產過度使用各種農藥;人類食品、動物飼料過度使用添加劑、防腐劑。)

            (4)舉例說說什么是“生態災害”?(借助多媒體展示生態災難:南方雪災、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西南旱災、甘肅舟曲泥石流、長江洪災、森林火災等。)

            (5)指導朗讀課文語段,讀出自己所感悟到的氣憤、傷心、可惜等心情。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展示人類摧殘地球母親的畫面,激發學生對人類這種“暴行”的憎恨,對地球母親的深切同情,播種環保意識。

            3.理解“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

            師: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許多資源又不可再生,必將枯竭,生態災難頻繁發生,那么人類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嗎?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1)聚焦數字“40萬億千米”,體悟內涵。(“40萬億千米”是個很抽象的概念,非常遙遠。太陽離地球夠遠吧,坐飛機得二十幾年,不過它距地球只不過1.5億公里。40萬億是1.5億的差不多30倍,算算,坐飛機得600年哪!誰去?即使能去,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得了呢?)

            (2)聚焦“至少”一詞,體悟內涵。(“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就“最少”,進一步說明了距離的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了: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3)這句話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引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還用數字來表明范圍之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這樣引用資料來說明既容易理解,又讓人信服。)

            (4)自由讀課文第5、6、7三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適時補充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來說明地球離別的星球更遙遠,以及月球和火星不能居住的原因,以此說明目前人類暫時無法移居的事實。

            (三)緊扣“感嘆”,增強“精心保護意識”

            師: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1)地球的“可愛”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地球的“可愛”,可從“遙望地球”所見到的景象,以地球為人類提供生存空間及無私奉獻自然資源等方面思考;容易“破碎”,可從“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物資源,“隨意毀壞”“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而使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等方面去思考。“同時”,旨在強調地球的兩重性:它既有可愛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們,如果“不加節制”“隨意毀壞”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2)宇航員為什么發出這樣的感嘆?(說地球“可愛”,因為她無私地奉獻資源,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保障;說地球“容易破碎”就是說很容易遭受破壞,比如資源枯竭、生態災害等。這句話表現了宇航員對地球的贊美之情,同時更擔憂地球面臨的種種遭遇。)

            (3)請看一組數據:地球母親脆弱的身軀每天還承受了哪些災難?

            每天,地球上有15億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氣,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地球上至少有1500人死于飲用不潔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地球上有55000公頃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

            每天,地球上有55000公頃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毀于一旦。

            每天,地球上有800億噸水在悄然流失。

            …………

            師:想象一下,地球母親是一副怎樣的模樣?(面容憔悴,衣服破碎襤褸;滿臉愁容,傷痕累累。)

            師:拓展閱讀薛衛民的詩歌《地球萬歲》片段。

            地球萬歲(節選)

            地球的孩子,你們在做什么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它從來不懂自私和吝嗇,

            總是傾其所有。

            可是人類,

            曾經和正在做著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里廝殺,

            為野心和貪欲去爭斗,

            用刀槍去撕裂土地,

            讓馬蹄去踐踏豐收,

            硝煙窒息兒童的歌聲,

            鮮血染紅清澈的河流……

            還有:

            無休止地砍伐森林,

            綠葉為之顫抖;

            把動物拎上肉案,

            殘忍地捕殺人類的朋友;

            無節制地侵占植物的領地,

            坐視一個個物種滅絕;

            還有、還有、還有……

            師:受傷的母親,美麗的容顏不再!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母親呢?先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然后放飛想象:此時此刻,你想對地球、對人類或對自己說點兒什么?

            師:聽了大家的心聲,老師感受到你們都有一顆保護地球母親的堅強決心。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把自己的呼聲和心愿表達出來──

            師:(引)因為只有一個地球,為了人類的生存──

            生:(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師:(引)為了美好的家園──

            生:(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師:(引)為了幸福的明天──

            生:(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設計意圖】適時補充地球母親每天承受的痛苦,使學生心靈上受到震撼,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引起學生的共鳴,啟迪學生精心保護地球吧!

            (四)學用結合,引領學生投身實踐

            1.回顧全文,梳理課文的行文脈絡。

            2.聚焦重點,歸納課文的說明方法。

            3.學用結合,參加環保實踐活動。

            師:老師建議大家在課后自主開展“六個一”環保活動:發一則環保信息;收集一條環保小常識;提一個環保金點子;參加一次社區環保活動;寫一篇環保調查報告;編一份環保小報。

            【設計意圖】布置實踐性作業,為學生搭建了實踐平臺,既有利于實現語言文字的內化,又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促進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的統一。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4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板書:猜謎]想猜嗎?謎語是我國一種經典的文字游戲,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謎面和謎底組成,現在還有許多人用它來訓練思維。請讀謎面:“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自己變,每天能行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評:一猜就準。)

            [學生板書:地球]

            2、投影出示地球:這就是咱們腳下的地球,關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怎么知道的?

            △小結: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電視、書籍、網絡等都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大家得多和它們交朋友。

            3、今天學的課文題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個地球”

            [板書:只有一個],這是為什么呢?讀了課文,我們就能全面解開這個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并根據文章最后兩段填空(出示課件)

            因為:

            (1)這個地球太,同時又太;

            (2)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

            (3)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所以要精心保護地球。

            2、指名練習填空,并齊讀這段話。

            3、說說從課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護地球的原因。

            過渡: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人類為什么要精心保護地球的原因。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一、二自然段

            1、同學們,我們馬上就要跟隨費俊龍、聶海勝兩位宇航員叔叔去遨游太空了(播放課件),它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件內容:宇宙空間畫面及配樂

            2、自讀自悟一、二自然段,畫出描寫地球“美麗、渺小”的句子。 (板書:美麗渺小)

            3、交流畫出的語句,課件出示以下重點句子。

            ①.......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句中將地球比作“搖籃”“母親”,說明了發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地方,說明了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關系。)

            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解釋“扁舟”,這個詞讓你明白了什么?說明了地球中宇宙中的渺小。)

            4、指導朗讀交流的句子,讀出對地球母親的感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過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但它卻慷慨地為人類提供了與自己生存息息相關的各種資源,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呢?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自悟三、四自然段,畫出你感受最深的詞句。

            2、交流。課件出示重點句段,加以點撥。

            ①、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你們注意了哪兩個詞語?無私、不加節制。從這兩個詞語中你看出了什么?)用氣憤的語氣讀。

            ②、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濫用化學藥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害,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出示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解釋“本來”。哪句好,為什么?詞語準確性高,突出了本來可以再生,強調了現在不能再生。)

            這一系列的嚴重后果罪魁禍首是誰?(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的濫用化學品。)

            3、讓我們親眼來目睹一下人類的愚蠢行為吧!(播放課件)說說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畫面。

            課件內容:地球遭到破壞的情景。如森林被毀、大氣污染、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海灣戰爭的破壞以及沙塵暴肆虐、伊拉克油井大火等畫面。

            4、(出示課件)練習填空

            我是( )資源,( )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可是由于人類的破壞,我( )不能再生,( )造成( )生態災害,如( )。

            (任選一種資源來填空,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關聯詞語的用法,體會資源的有限、寶貴及其對人類的重要)

            5、指導朗讀三、四自然段,讀出對人們破壞環境的焦慮、痛心,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過渡:茫茫宇宙,星球無數,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了,我們能否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呢?

            (三)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1、自讀自悟這三個自然段,說說課文怎樣說明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為什么別地去處?

            2、展開小小的辯論(結合書本上的知識及課外收集到的資料):人類是否能移居別的星球?

            3、出示課件: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上去。

            (至少什么意思?是目前確定的最小范圍。舉例說明,以目前一般飛機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因此,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4、抓住關聯詞“……但是……即使……也是……再說……”領悟第七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小結:既然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那我們就更應該精心地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今天,就讓我們站在萬里之遙,再看一看地球母親吧!(播放課件)當你看到這位飽經滄桑、傷痕累累的母親,作為她的孩子,你想對她說些什么,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動手寫下來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5

            知識與技能

            1、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遙望、晶瑩、資源、礦物、恩賜、節制、枯竭、濫用、威脅、指望、設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藹可親”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讀,交流談論,理解課文內容。

            2、聯系實際,深入思考,使學生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3、設計小練筆,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體會作者的說明方法,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實踐中去。

            難點:結合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喚起環保意識通過聯系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教課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課時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讀寫詞語。

            2、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到過地球嗎?每天我們都與她親密接觸,相依相伴卻無法看清它的全貌,宇航員叔叔在太空中為我們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們來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美麗的全貌請同學們觀察圖片,并描述地球的美麗地球母親如此美麗可愛,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她的容顏,用心靈去感受她的和藹可親,然后結合畫面暢所欲言談感受。

            2、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晶瑩的球體就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地球(板書課題)(1)(2)強調題目中表示事物的詞語,怎么讀?強調表示事物數量的詞語,怎么讀?

            是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那么面對養育千千萬萬人類的子孫的地球母親,你想向她說些什么呢?

            二、自由讀文,引入中心句

            1、檢查字詞

            (1)多媒體課件出示本課生字新詞,指名學生認讀。

            (2)放課文錄音,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思考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A、文中作者是怎么樣贊美地球的?

            B、宇航員目睹地球時又發出怎么樣的感嘆呢?(請把有關語句在書上用波浪線畫出來)

            2、你能針對作者和宇航員的話提出問題嗎?看誰提的最有價值,我們就帶著誰的問題,學習這篇課文。

            (1)為什么說地球太可愛了?又為什么說它太容易破碎了?

            (2)課文時怎么樣說明地球的可愛及其太容易破碎的呢?

            (3)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有價值,那么現在同學們就在小組內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和學習方法,共同研究,來解決這些問題,好不好?

            (4)展開組內研究學習,先將有關語句畫出來,體會一下,再講一講。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2、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一、理解地球的可愛與容易破碎

            (一)理解地球的可愛

            1、課文里哪些語句說明了地球的可愛?(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分析。)

            2、投影出示: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A、請同學們思考晶瑩透亮是什么意思(指名答)(是光明透亮的意思)一般都用來形容美玉寶石、珍珠。

            B、紗衣,給人一種說明感覺?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月光朦朧朧,很美妙,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地球如同一位披著藍色紗衣的仙女,又如晶瑩剔透的寶石一樣光彩照人,美麗極了。紗衣其實就是大氣層。)

            C、地球的可愛僅僅是因為它的外表嗎?(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從文章哪些段落中可以看出來?(學生讀讀有關的段落)讓學生體會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資源無私地奉獻給人們就是最大的慷慨。

            3、投影出示: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A、這句話吧地球比作什么?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說明了什么?

            (這句話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是擬人的寫法,說明了地球與人類的關系密切,就像兒女與母親一般,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地球比喻成搖籃,搖籃是嬰兒睡覺最舒服的地方。)

            B、事物之間有共同之處,可作比喻、擬人,想一想地球和搖籃,和母親有什么共同之處?這個比喻恰當嗎?(這個比喻非常妥帖,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句中將地球比作“母親”“搖籃”,說明了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闡述了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聯系。比喻的運用使句子在表達上既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讀起來極富感染力。)

            C、讀到這兒我想同學們應該了解到,為什么我們把地球稱為我們人類的母親了,只有母親才能這樣的心去包容,去奉獻。

            D、同學們體會的很好,我們看一看讀的是不是更好,誰來試一試?

            E、評議讀的怎么樣?好在哪里?我們就向他那樣讀一讀。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麗可愛,我們應該怎么做?

            (二)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

            過渡:請同學們說說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根據學生匯報,指導朗讀

            1、地球的渺小

            課件出示句子:“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以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米的星球……”

            A、渺小是什么意思?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運用了列數字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寫出了地球的渺小)

            B、這句話什么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葉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范圍是非常有限的)

            C、這句話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地球對于人類而言是多么珍貴,人類應該珍惜和保護地球)

            2、地球資源非常有限

            投影出示:

            “人類生活所需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

            A、本來是什么意思?(原先先前的意思)

            B、這話時什么意思?

            (準確地點明了可再生資源已遭受破壞,強調了水資源,森林資源,大氣資源,由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在的不可再生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結合前文,“礦物資源”的闡述,再次證實了自然資源的有限及面臨的危機,從而給讀者以警示提醒。)

            C、誰來說說可再生資源的情況又是怎么樣呢?

            D、這段話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舉例子)

            E、完成填空

            a、地球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底下埋藏的( ),如果人們沒有節制的開采,最多開采二三百年就沒有了。人類生活所需要的( )、( )、( )大氣資源,由于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如果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就會造成一系列( )

            b、我可以不斷再生( )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 )( )不但使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 )( )等一系列先天災難。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F、大家通過練習,了解到我們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兩個練習告訴我們一個寫作的方法(我們想要闡明自己的觀點,可以采用舉例的方法。

            G、播放資料片,讓學生感受一下什么事一系列生態災難。過渡:茫茫宇宙星球無數,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了,我們能否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呢?

            3、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

            (課件出示):“資源枯竭,我們能否移民到別的星球上呢?科學家已經證明,在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范圍內沒有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

            “科學家已經證明,在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內,沒有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

            A、(學生齊讀)有什么不對嗎?學生找出問題,少了“至少”二字

            B、請同學們比較這兩個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a、(準確性)(“至少”一詞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確定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

            b、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說明了距離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讓人信服。

            C、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D、引導學生理解“40萬億千米”的概念

            舉例:以目前飛機的飛行速度來估算40萬億千米大概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使學生明白:就算有適合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也無法到達,因此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E、從(但是……即使……也…再說)這個句式你明白了什么?(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至于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種種設想,即使能夠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況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4、精心保護地球

            過渡: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了怎樣的感嘆?課件出示:“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地球真的會破碎嗎?它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為什么用“破碎”這個詞?

            A、(這句話引用了宇航員的感嘆,與前文照應,簡潔,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說地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著人類,孕育著萬物。而“破碎”一詞,一般用來形容玻璃,瓷器之類的易碎品,在這里可理解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對地球的傷害,如:文中提到的資源枯竭危機。

            B、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這樣表達不僅使句子生動形象,同時又能引起人類的警覺,突出了保護地球的緊迫性)

            C、為什么要強調同時?

            強調同時就是強調地球的兩面性,它既有可愛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們如果“不加節制”隨意毀壞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從而使我們進一步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二、拓展延伸

            同學們了解我們的母親地球遭受人類的百般蹂躪踐踏后,還如此慷慨無私,默默奉獻的時候,你是否更加感受到她的可愛和容易破碎呢?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有感情的讀一讀。

            三、總結

            看到我們可愛的母親如此容易遭到破壞而且是我們人類中一些不孝子孫造成的,怎么能不叫人痛心?我們該怎么辦呢?

            保護地球,這個觀念日漸深入人心,得到人們的共識而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讓地球越來越美,成為一名真正的環保小衛士,我們的口號是:小行動,保護大地球。

            四、作業布置:觀察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保護家鄉環境的倡議書,呼吁大家一起保護地球母親。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三、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語,明確要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簡介地球。

            2、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放聲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5、默讀課文,同座討論:課文寫了有關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6、交流反饋

            三、研讀課文,深究題意。

            過渡:同學們,一周前我們圍繞我們周圍環境狀況,有哪些治理措施,還有哪些需要改進開展了一次調查活動及資料搜集工作,現在誰來匯報一下?說時要說出資料的來源。

            1、匯報調查和資料搜集情況。

            過渡:同學們知道得真多,由此看來我們周圍的環境已經不允許再破壞了,我們還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是地球村的居民,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那么,地球的現狀又如何呢?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

            (1)這個地球是怎樣的?

            (2)人類社會有哪些破壞地球資源的方式?

            (3)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個地球?

            3、交流反饋

            四、讀寫結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個同學了解到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這時,你一定有話對地球母親說,對類說,或者對自己說吧?把你的心理話寫下來吧!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學情分析:

            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學情分析:

            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設計說明】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為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

            課時安排:

            本篇課文建議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7個生字,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作者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介紹的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蘊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么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2、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設計說明】興趣能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情境導入和質疑導讀,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們進入自主讀書與探究的氛圍中。

            二、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后,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匯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適時讓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設計說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以引導為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讀,思,議,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三、自讀自悟,深入了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學生讀后,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并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旁注】這一環節的問題是對前文學習的回應,使學生更易于自讀自悟,培養閱讀能力,獲得思想啟迪,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 你現在最想說些什么。

            【旁注】在入情入境中暢談感受,這是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五、再讀全文,學后質疑。

            【旁注】讀要貫穿教學始終,學生應參與閱讀教學的全程,學后質疑,才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法,以便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六、拓展延伸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后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①動筆寫一條環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③圍繞"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④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設計說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目標: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2、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7個生字和新詞;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用各種事理說明事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難點: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功能投影儀。

            收集有關地球知識、我國資源狀況、生態環境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新課

            二、自讀自悟

            1、自學生字、新詞,教師點撥、檢查。

            2、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文章是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地球的?

            3、感悟語言,體會課文內容。

            三、小組合作學習

            1、把你讀懂和沒有讀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

            2、設計活動: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和對課文的語言感悟,開展以“圖片展示”、“生態播報”、“數學神探”、“佳句點評”等小組活動,使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掌握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方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情

            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隨宇航員到太空看一看吧!(播放錄像片)

            2、當宇航員目睹地球之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從哪兒能看出地球的“可愛”,從哪兒能看出地球容易“破碎”?

            二、合作探究,體會深意

            1、自讀感悟,抓住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等,聯系全課,說說地球的“可愛”表現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

            2、小組討論交流。結合課文、收集的資料和第一課時的學習活動,深入討論。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學生匯報——圖片展示。讀了第一·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學生出示圖片:地球、清澈的小河……)圖下配有文字說明,用具體的數據來說明地球的這兩個特點。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2)學生匯報——生態播報。我們從課文和收集的資料知道,“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科學家把這些自然資源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并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進行說明。(學生結合課文和查閱的資料舉例說明)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3)學生匯報——數學神探。科學家們提出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設想,經過多方面的調查,這個設想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學生結合課文中的科學事實和自編的應用題來說明“不能移民”。)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學生匯報——佳句點評。“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就別無去處。”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全文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告訴我們這些道理的?

            三、總結全文,朗讀感悟

            四、拓展

            1、說一說:對地球媽媽說說話。(怎樣幫助地球媽媽?)可以用上關聯詞,如:因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等

            2、寫一寫:寫一兩句宣傳保護地球的話。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12-06

          只有一個地球的優秀教學設計02-03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的教學設計07-13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11-27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15

          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案教學設計06-30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的優秀教學設計02-07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秀教學設計06-25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設計08-24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設計12-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影院 | 最新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青青 | 亚洲不打码视频在线看 | 限制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 午夜两性免费福利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