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聽后感-教師隨筆

          時間:2021-06-12 19:14:06 隨筆 我要投稿

          《桂花雨》聽后感-教師隨筆

            今天,坐在課堂上,我感覺到的是師生躍動的思維如那紛紛飄落的桂花雨,充滿了令人陶醉的香甜氣息。課上,精彩不斷,給人以美的享受。下面,我把聽課的感受匯報如下:

          《桂花雨》聽后感-教師隨筆

            一、“組塊”教學設計,整合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提高閱讀效率。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指出:“組塊”是認知過程中的一種組織策略和整合行為,是一種學習方式,具有重組、整合的功能。黃丹丹老師在課上并沒有順著作者文本的結構線形流動,而是重新組合文本內容,在一條主線下設計了三個板塊:感受桂花香、品味搖花樂、體悟故鄉情。每一個板塊里設計的活動包含了很多的信息,給學生完整的體驗。在組織板塊教學的活動同時,實現了對應的教學目標。

            二、著眼學程,讓學生自主閱讀實踐、感悟體驗,引領學生走向文本的深處。

            學生要想獲得閱讀的經驗和收獲,在交流碰撞中實現分享,那么自己首先要潛下心來靜思默想,有自己的閱讀成果。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會有意想不到的火花和智慧。黃丹丹在課的開始就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默讀2-6自然段,畫出香、樂的句子,在關鍵的詞語上作記號,寫寫自己的閱讀感受。在任務驅動下,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活動中,為深入學習奠定了基礎。

            在課上,教師選擇的帶領學生深入文本的教學策略也是非常合理而有效的。

            1.抓住關鍵詞語理解、想象。如緊扣關鍵詞語“纏”字,想象畫面,感受作者的迫不及待。

            2.還原語言情境,使學生與作者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生成特殊的語言情境和課堂情境。這樣的例子在課上比比皆是:師生角色對話、模擬搖桂花、快樂呼喊、有針對性的語言訓練等。

            三、感悟主題、升華情感的'處理扎實、有效。

            文本的歸結點是“故鄉情”,如何渲染情境,有效提升,使閱讀成果的展示水到渠成呢?黃丹丹的做法值得借鑒。

            1.采訪外地學生,移情內化、強化感受。這樣的資源利用很巧妙,和學生實際聯系起來,真實可感。當然,這個環節如果和前面的情境說話整合起來,可能更為厚實。

            .寫話實踐。通過“搖啊搖,搖落了陣陣桂花雨,搖出 ,搖出了 ,搖出了 。”這樣規范的句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悟。課至此,一切都水到渠成,學生的語言非常深情,詩一般的語言,火熱的情懷表露無遺。可以說,這是思維、情感之花結出的豐碩成果。這個環節,我以為,如果再設計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導語,加入錢學森、兩岸同胞親情思念的例子可能效果會更好。

            年輕教師提升的空間還很大,比如對文本個性化的深入開掘,引領學生從一個口子讀出文字背后的意蘊的基本功,有待加強。還有,課上要注意傾聽、即時評價,這也是對學生的引導,對感悟內容的強化。

          【《桂花雨》聽后感-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桂花雨》教學隨筆06-12

          《桂花雨》的教學隨筆06-12

          桂花雨的聽課隨筆06-16

          雨的懷想教師隨筆06-12

          為學生尋找靈感─《桂花雨》教學隨筆06-12

          桂花雨04-22

          時間煮雨_聽后感想12-18

          桂花雨關于“桂花”的作文11-16

          《桂花雨》說課稿08-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成色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