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

          時間:2022-03-28 17:29:22 文言文 我要投稿

          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

            在平時的學習中,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為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

            1.“則”字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后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椎傳》)

            (二)“則”字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于"那么""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三)“則”字表示并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四)“則”字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東門之》)

            2.“則”字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拓展閱讀:高考文言文中則字有哪些用法

            1連詞

            1.表示承接關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

            2.表示條件、假設關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3.表示并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②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④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

            ③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

            5.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2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現的強調。可譯為“已經”“原來”“原來已經”。

            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

            3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①《論語》六則。

            2.準則,法則。

            ①以身作則。

            4動詞,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

            5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

            【則是】只當是。

            ①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

          【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相關文章:

          2021高考文言文虛詞整理 高考文言文虛詞用法及總10-12

          文言文實詞克字用法09-05

          文言文實詞少用法09-03

          語文文言文實詞賊的用法09-02

          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惡的用法09-02

          為潘文則作思親詩原文欣賞12-14

          not的用法10-12

          高考英語作文萬能句子用法02-17

          高考英語作文萬能句子用法04-27

          高考文言文復習資料08-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视频 | 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成高清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亚洲阿v天堂2020在线播放 | 中文字字幕乱码在线观看精品 |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