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6-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課,要使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覺,重點抓朗讀和背誦。借助注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感受小孩聰明和其語言的藝術。在本課最后,要對開展綜合性學習作些布置。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孩子應對的巧妙。

          教學重難點:

          1.讀出古文的韻味

          2.從“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體會小孩應答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談話:談語言藝術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入第三單元。

          2.板書,齊讀課題。簡介《楊氏之子》及文言文的特點。

          3.再讀課題,你能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嗎?

          4.誰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你自己的姓氏,怎么介紹?(激發學生趣)

          二、讀通課文,體會節奏

          1、強調熟讀課文是學習文言文的第一步。(板書:熟讀)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學生交流:疑問與發現

          教師強調:“應、為、惠、曰、禽”的讀音,“曰”的寫法。

          3、抽讀課文,了解讀文言文的情況。

          (評價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教師范讀,比較不同。

          請大家聽聽,老師讀的與大家讀的有什么不同。(停頓不一樣)

          5.師生練讀,劃出節奏。

          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大家試讀,劃出朗讀時的停頓。(學生反復讀中比較,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劃出。重點弄清“家/禽”)再按節奏讀。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參考課文后面的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交流:我們同桌合作,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注釋和聯系上下文理解)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講的是?理解“甚”的意思。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注釋”。(板書:看注釋,理解)

          2):全班朗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A:誰來說說這句的意思。強調“其”“乃”的意思

            B:為設果,果有楊梅。誰為誰設果?你是怎么知道的?聯系上下文理解(板書)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另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系上下文”。

          3):出示:“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最后兩句:理解“君家果”“君、夫子”是什么意思?誰來完整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4、師:通過大家的交流,我想你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5、帶著理解朗讀課文。強調停頓和節奏。

          五、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

          1、剛才大家讀了課文,理解了課文,你能說說從文章中你體會到什么?

          1)引導板書:聰惠(智慧)讀第一句。

          2)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抽答。

          2、全班交流。重點點撥:

          (1)、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說:……為什么這樣說?

          (由楊梅想到小兒家的姓,開玩笑,語言風趣幽默。)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板書:楊梅)

          (2)楊家小兒聽出孔君平的話外之意了嗎?(他知道客人在拿他的姓開玩笑)所以他-讀。

          (3)這個小孩答得如何?妙!妙在哪里?

          A(他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板書:孔雀)

          B(比較理解:不生硬頂嘴,針鋒相對,而是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該用什么樣的語氣? 讀。回答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3、設想:孔聽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么說?引導揭示中心詞“聰惠”

          4、小結: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于智慧。剛才,我們首先熟讀了課文、然后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再進一步去體會到了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五、熟讀成誦

          1、請一個同學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讀。

          2、試著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不能背誦的看著書朗讀。

          六、拓展

          按照49面上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開展活動,然后請你們張老師抽時間讓大家來展示你們的活動成果,進一步地去感受這語言藝術的魅力。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文言文《楊氏之子》解讀

          2.楊氏之子免費教學課件

          3.《楊氏之子》文言文解讀

          4.小學文言文楊氏之子

          5.楊氏之子文言文原文翻譯

          6.文言文楊氏之子翻譯

          7.楊氏之子文言文及翻譯

          8.文言文《楊氏之子》譯文及賞析

          9.文言文《富人之子》原文及翻譯

          10.鐘氏之子文言文翻譯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线路2区 | 亚洲综合一区自偷自拍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婷婷久久綜合九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