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吟詩》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鄂教版四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6-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學會10個字,會認4個字,正確讀寫“沉靜、目不轉睛、活蹦亂跳”等詞的理解。

             2. 能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背誦文中的古詩。

             3. 對照1、2自然段中的古詩,想象文中描繪的畫面。

             4. 懂得面對突發情況,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隨機應變,靈活應對。

          [教學重、難點]:

             1. 想象“秋江獨釣圖”的情景。

             2. 體會紀嘵嵐的機智。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收集紀嘵嵐的資料和詩句。

             教師:字、詞卡片,掛圖

          [教學實錄]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自從我區開展語文拓展活動以來,大家都積累了不少的古詩,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看你們記誦得怎樣?敢不敢挑戰?

          師有意識地要求學生背誦一些七言絕句。

          師:發現沒有,剛才你們背的詩有些共同特點,整首詩一共有四句(板書:絕句)每句有七個字(板書:七言),我們背誦都是七言絕句,而且七言絕句還有個基本特點:第1、2、4句詩的最后一個字押韻(如:《詠柳》的“高、絳、刀”)。

          師: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講一個故事,題目是《老頭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借助《紀曉嵐吟詩》這篇課文,再近距離地去了解清代才子紀曉嵐。請大家跟老師一塊兒寫課題。

          師:第一個字讀什么?

          生:紀(四聲)。

          師:表示姓氏時讀三聲。

          師強調 “曉”字寫法。

          師:紀曉嵐是什么人?通過預習課文,你能了解多少?

          生:紀曉嵐是文學家。

          生:他能詩能文,很機智。

          師:不錯,課前大家都收集了資料,對紀曉嵐有一定的了解,看大屏幕,誰讀讀資料?

          生:紀曉嵐(1724-1805),清代著名學者,其一生作品很多,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閱微草堂筆記》。

          師:紀曉嵐四歲被稱作神童,那他到底有著怎樣的才思?待會就來探討。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想考查一下同學們生字詞預習情況。

          課件出示生詞,點名學生讀。相機解釋“篙、櫓”。

          師:大家發現沒有,在這些詞語中,有兩個字讀音一樣,字形也相似。

          生:“光芒”的“芒”和“白茫!钡摹懊!

          師:怎樣區分它們?

          生: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都讀“máng ”。

          師:“光芒”的“芒”,本意指芒草,后來用來比喻像芒的事物,如,太陽的光芒。而“!毕旅娑嗔巳c水,說明與水有點關系,它一般指水或一些事物望不到邊,看不清楚,如茫茫大霧,茫茫雪原。課文中是白茫茫的--

          生:白茫茫的蘆花。

          師:就是說,目之所及,到處都是白色的蘆花。

          師:課文中還有一個句子包含了兩個多音字。大家看看這個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

          不久,水面上的魚漂晃動一下,突然沒入水中,老漁翁用力拉起魚竿,釣上一條活蹦亂跳的金色大鯉魚。

          師強調“漂”的三種讀音;“沒”的兩種讀音。

          生:大家一起讀讀這個長句子。

          師:讀正確了字音,讀通了句子,下面再來讀課題,從課題你知道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師:真了不起,課題就是文眼,大多數文章的題目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時千萬不能放過題目。結合課文,想想:文章寫了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結果如何?

          生:紀曉嵐在一個傍晚和乾隆皇帝一塊散步,寫了一首詩,結果,皇帝認為這首詩寫得很好。

          師:真不錯,用精煉的語言概括了文章內容,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錯。那紀曉嵐到底寫了一首什么詩呢?自由讀文章第三自然段。

          生讀詩。

          師:讀得流利。紀曉嵐是在什么情況下吟唱這首詩的?

          生在文章中找。

          師:有的同學很聰明,問題出來后,知道趕快去讀書,在書中找答案。

          生讀:“乾隆皇帝覺得這個情景很有詩意,回頭看一眼能詩能文的紀曉嵐,要他當場作一首七言絕句,還故意為難紀曉嵐,要他在28個字中,必須用上10個‘一’字。”

          師:皇帝要他作詩,有什么要求?

          生:作一首七言絕句。

          師:你好像掉了一個詞喲!

          生:要他現場作一首七言絕句。

          師:“當場“什么意思?

          生:立即、馬上、現在。

          師:是呀,掉不得的。

          生:還要他必須在28個字中用上10個“一”字。

          師:很明顯,這是皇帝在為難紀曉嵐。面對這么多要求,如果是你,怎么辦?

          生:怕、擔心……

          師:是呀,要知道作不出來,輕則惹人恥笑,還說你是才子呢!重則丟職罷官。難啦!可紀曉嵐感覺難啦?

          生:不難,我從“紀曉嵐望著江上的漁舟,來來回回地走了幾步,悠然的吟唱”這句看出來。

          師:老師請你說說,你是怎樣體會到紀曉嵐感覺不難的?

          生:“悠然”,看出他很坦然,一點不緊張。

          師:除從“悠然”之外,還從哪些詞體會到?

          生:“來來回回走了幾步”,因為一般人思考問題會花一些時間,可紀曉嵐只不過走了幾步,就吟出了詩。

          生:我從“吟唱”體會到,因為普通人在作詩時,一般比較困難,而他卻是“悠然吟唱”。

          師:那你也像紀曉嵐這樣悠悠然吟唱一下嗎?

          生讀詩。

          師:了不得,背下來了,真是小紀曉嵐。還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生:從“望著”看出,一般人想問題都是在低頭冥思苦想,而他卻到處看,我知道他是在找作詩的內容。看到漁船,他成竹在胸。

          生讀。

          師:那皇帝覺得紀曉嵐這首詩吟得怎樣?自由讀讀4、5自然段?纯椿实墼鯓釉u價。

          生讀

          生:乾隆皇帝不禁點頭笑道:“好!好!好一幅‘秋江獨釣圖’!好一個機智的紀曉嵐!”

          師:皇帝還有什么評價?

          生讀:“乾隆皇帝輕吟一遍,覺得這首詩用字絕妙,詩中不但嵌入了10個‘一’字,而且還把老人獨自在江邊釣魚的情態,描寫得生動傳神!

          師:哦,皇帝認為他這首詩用字絕妙。那這首詩“絕”在哪?先來回顧一下,乾隆皇帝給紀曉嵐的作詩要求是什么?

          生:必須是七言絕句,必須用上10個“一”。

          師:那紀曉嵐的詩達到這個要求沒有?

          生:達到了。

          師:皇帝認為他的詩在于符合要求。(師板書:合要求)

          師:這首詩除了“合要求”之外,還絕在哪?這首詩到底寫了什么內容?課文中有寫到嗎?

          生:有,在文章的1、2自然段。

          師:好,大家默讀文章1、2自然段,結合古詩,讀后能感受到什么?或在腦海中產生哪些畫面?

          生默讀,用筆勾畫。

          師:現在來交流一下。

          生:“不久……”這里講了老人釣起魚之后的心情,感覺到老漁翁非?鞓。(板書:釣者樂)

          師:為什這樣快樂?

          生:因為它釣起一條金色大鯉魚。

          師:剛才大家都畫了這一句,說說,這句跟古詩中的哪句內容相符?

          生:一拍一呼復一笑,一人獨占一江秋。

          師:那這些“拍”“呼”“笑”都是對老漁翁哪個方面的外表描寫?

          生:動作。

          師:現在請同學們在這段中找找,還有哪些描寫動作的詞語,找出來,好好品一品,感受一下老人的快樂。

          生:拉……

          好,認真讀讀這句話,這些描寫動作的詞語給你什么感受?

          生讀。

          師:你腦海中有著怎樣的畫面?

          生:高興,很富有詩意。

          生:一幅祥和的畫面,老人釣技高超。

          師:好,讓我們讀讀前一句話,就會有不同的感覺了。師范讀“他靜靜……”你感覺這幅畫面怎樣?

          生:老漁翁很有經驗,有耐心。

          生:很專心,很想釣到魚。

          師:作者在寫老漁翁釣魚時,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幅定格的畫面。一切都是那樣安靜。反過來再看看剛才一句。隨著水響魚躍、鳥飛花揚,定格的畫面動了起來,不難看出,作者在描寫時做到了--

          生:動靜結合。

          師:這種描寫,使得秋江獨釣圖顯得格外生氣。

          師:看看古詩,也有“動靜結合”的寫法嗎?

          生:“一篙一櫓一漁舟,一丈長竿一寸鉤”是靜態描寫。后兩句是動態描寫。

          師:是呀,難怪皇帝認為他的詩用字絕妙,第一自然段給你什么感覺?腦海中出現哪些景物?

          生:黃昏時,江面有波浪,白色的蘆花、歸巢的水鴨、古廟鐘聲、沉靜的大地。

          師:作者描寫了那些景物?

          生:落日……

          師:看誰能很快完成練習。

          課件:

          ( )的落日 ( )的光芒 ( )的蘆花 ( )的水鴨 ( )的大地

          師描述畫面:如血的夕陽……

          師:從這些景物,這些詞語,你感到這幅畫面怎樣?

          生:很美。

          師板書:秋江美。

          師:誰讀讀,看能不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認真聽,看眼前能否出現這些景物?

          師:老師數了一下,1、2自然段有201個字,而紀曉嵐的詩卻只有28個字,兩個數字一對比,有什么感覺?

          生:用字精妙。

          師:是呀,字字珠璣。難怪皇帝會這樣評價--

          生讀:好!好!好一幅“秋江獨釣圖”!好一個機智的紀曉嵐!

          師:讀完皇帝說的話,發現這句話有什么不一樣?

          生:連用4個“好”字,四個感嘆號!

          師:“好”在哪?指著板書:合要求……

          師:除了這些之外,還好在哪?如果老師在現場,會這樣寫詩:一篙一櫓一漁舟,一丈長竿一寸鉤。一拍一呼復一笑,一條鯉魚一上鉤。

          生不禁“啊!”

          師:為什么有這種表情?難道老師的詩不符合皇帝的要求?

          生:符合。

          師:那老師的詩為什么不好?紀曉嵐的詩又好在哪?

          生:老師的詩讀起來只有一條魚上鉤,而紀曉嵐的詩給人感覺漁翁釣了很多魚。

          生:從“江”和“秋”,還可以看到老人釣魚的時間和地點。

          生:從“一人獨占”可以看出老人獨享這江秋景。

          師:難道只有老人在獨享?乾隆皇帝呢?紀曉嵐呢?大臣們呢?為什么說老漁翁“一人獨占一江秋”?

          生:老人眼里什么也沒有,只有這一江秋,完全沉浸在獨釣的快樂之中了。

          師:是呀:天地之大,唯我獨存這滿江的秋色唯我獨享!

          師:真的只有老漁翁在獨享滿江秋色嗎?你認為還有誰也在享受?

          生:我覺得皇帝也在享受,紀曉嵐也在享受。

          師:是呀,如果這一江秋景不入皇帝的眼,不入皇帝的心,他不會要紀曉嵐吟詩。你現在就是皇帝,你怎么來吟這首詩?

          生感情讀。

          師:如果這情這景不入紀曉嵐的心,他也不會快速吟唱出《秋江獨釣圖》。現在你就是紀曉嵐,你也來感受這滿江秋色。

          生有感情讀詩。

          師:這情這景還會入誰的心呢?讓它走進我們的心,自己好好讀讀。

          生讀

          師:讀著讀著,我們讀出了這么多的意境,再讀,還可以讀出更多。難怪皇帝會這樣贊嘆--

          生再讀皇帝的話:好!好!好一幅“秋江獨釣圖”!好一個機智的紀曉嵐啊!

          師:乾隆皇帝連用四個“好”,贊嘆的僅僅是這首詩好嗎?

          生:不是,還贊揚紀曉嵐是個機智的人。

          師:不愧是才思敏捷的大學者。板書:才子智

          生:在贊美詩同時,還贊揚了秋江獨釣景的美。

          師:紀曉嵐在皇帝為難他的情況下,吟出了這樣絕的詩。讓我們一起來悠然吟唱:

          生讀詩

          師:這篇課文由景入手、從景寫人、以事寫人,讓我們認識了這樣一位鎮定從容、自信機智、才思敏捷的紀曉嵐。紀曉嵐的機智來自哪里?

          課件出示補充資料:紀曉嵐之所以有過人的智慧,是與他從小就勤奮讀書又能勤于思考分不開的。他從四歲起開始讀書。他在自己的筆記中說:“自是時始,無一日離筆硯。”

          生讀

          師:就是因為博覽群書,勤于思考、勤于動筆,才成就了才子紀曉嵐,做才子不難呀,難在堅持,相信大家以后只有博覽群書,勤于思考、勤于動筆,你也會成為第二個紀曉嵐;丶液,將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課后再收集一些關于紀曉嵐或者其他人機智應對的故事,下周一起開一個故事會。

          下課!

          [《紀曉嵐吟詩》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鄂教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教學設計評語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賣油翁教學設計

          4.詩經教學設計精選

          5.反義詞歌教學設計

          6.教學設計模板心得

          7.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8.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9.《荷花》教學設計

          10.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最新文章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 综合专区视频精品 | 中文字幕国产按摩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